第四十八章 拔山扛鼎(1 / 2)

劉洪萬萬沒想到,自己不過就是跟隨鄭大小姐探訪個閨蜜,竟然就能遇到這位曆史上名噪一時的大將,更沒想到自己還擊敗了他。

緣分就是這麼妙不可言。

對於這個曆史上的東晉名將毛寶,劉洪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他憑借自己的勇武,從一個小小的臨湘縣令開始,屢立戰功,多次平定叛亂,並作為征虜將軍隨庾亮北伐,累功官至東晉輔國將軍、豫州刺史,受封州陵縣開國侯,將毛氏一族帶向輝煌。

如今洛陽還未被匈奴攻破,毛氏還未渡江南遷,才得以在開封和他相逢,劉洪也想進一步結交一下這位未來的名將。

他笑著問道:“不知毛公子要和在下比些什麼?”

毛寶笑了笑,負手而立,答道:“我平生最自傲的,一是百步穿楊的射術,二是這一身蠻力,三才是我這家傳偃月刀法。今日比拚兵刃,小弟本領稀鬆,輸給了兄長,小弟心服口服,但是射術和力氣,小弟還要請兄長賜教一二。”

劉洪暗暗思忖,聽母親說,自己這副軀殼從小就膂力過人,在瀛州的時候就無人可敵,從剛剛與毛寶交手時的情形來看,料想比試力氣勝過他易如反掌。

但是對於射術,劉洪卻不是很有把握了,他雖然能開三石硬弓,又曾經得天樞軍第一神射手養由其指點射術,但是和真正的神箭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劉洪雖然僅僅和毛寶打過這一次照麵,但是卻是惺惺相惜、一見如故,毛寶不因劉洪是鄭府奴役而輕視他,劉洪也不因身份懸殊而有所顧忌,他不打算隱藏實力,要痛痛快快與毛寶比試兩場。

劉洪在心裏盤算了一下,贏兩陣,輸一陣,還是很劃算的。

毛寶見劉洪暗自沉吟,也不答話,接著說道:“兄長如若能勝過小弟,小弟自有一份兄長意想不到的大禮奉送。”

這番話很快就勾起了劉洪的興趣,他笑道:“哦?不知毛公子有何大禮相送呢?”

毛寶故作神秘道:“兄長心急什麼?贏了我自然就能知曉,贏不了我,即便現在問了也是沒什麼用的。”

劉洪將長槍放回兵器架,回身問道:“既如此,不知毛公子是要先比力氣,還是先比射術呢?”

毛寶聞言朗聲大笑道:“兄長果然是爽快人,小弟很是喜歡,你是客人,先比什麼就由你來挑吧!”

劉洪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如果先比射箭,二人如今精神抖擻、氣力飽滿,八成會輸給毛寶,但是如果先比力氣,則情形可能完全不同。

他對自己的力氣有十足的把握,而毛寶在消耗大量力氣後箭術是否還能穩定發揮,就是個未知數了。

想到此處,劉洪甚至看到了三戰連捷的希望,他對毛寶說道:“既然如此,在下剛好也有兩把子蠻勁,不如就先和毛公子比試比試力氣吧!”

毛寶聞言大喜,右手一揮,指向院中北邊的那座小道觀,沉聲道:“兄長請!”

劉洪邁開步子,自顧自向道觀走去,毛寶及一眾武士緊隨其後,三步並作兩步,迅速行至道觀門楣之下,其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武祖廟”三個燙金大字。

劉洪向內望去,廟內麵積不大,隻容得下一座神壇,其上供奉著薑太公彩身塑像及神位。

薑太公是兵家鼻祖,但是按照劉洪的記憶,武廟崇拜應該自唐宋時期才開始盛行,自己也未曾在其他地方見到過這種廟宇,看來這“武祖廟”應該是毛寶自己私設的廟觀,用於祭祀他的精神偶像,並非朝廷官方欽定的廟觀。

就在劉洪瞻仰薑太公廟宇神像的時候,毛寶走到台階下的一隻三足青銅圓鼎旁邊,拍了拍鼎身,發出類似鍾鳴的震顫聲。

震鳴聲打斷了劉洪的遐思,他回身看了看這隻青銅鼎,因為廟宇很小,所配的祭祀鼎也不算大,高約八十公分,雙耳三足,鼎足與鼎耳上裝飾有夔龍紋,鼎腹上是一隻猙獰的饕餮紋,頗具威嚴。

鼎,自古以來就是權力與富貴的代名詞,夏朝時大禹鑄九鼎,象征著王權至高無上,鍾鳴鼎食也被視作豪門望族的象征,這毛家雖然隻有一隻小鼎,但也是昭示著自家士族門閥的高貴身份。

毛寶對劉洪說道:“自我姐弟二人從陽武遷移到開封後,就建造了這座道觀,也鑄造了這隻銅鼎,用於祭祀武祖太公望。隻可惜我力氣尚且不足,還不能親自將它送上玉階,隻能暫時擺放在這裏,等我年長力足後,再親手將它擺放到太公廟宇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