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總管低著頭,不敢去看在座各位夫人太太以及小姐們,免得唐突了女客。
“老夫人,太守府那邊派人去東門施粥了。”
壽宴施粥,是曆來的慣例了,也是為了祈福之意。
鄧老夫人立馬說:“你去南門施。他們施粥,你派人去施饅頭。”
饅頭可比粥水貴多了,她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伍總管領命去了,沒一會兒,又匆匆地進來。
“老夫人,太守府派人在西門那裏施衣。”
“施衣?”
“是,盧老夫人把她往年的舊衣都施給上了年紀的人,西門那邊,許多老人都去領了。”
鄧老夫人嗤之以鼻:“大熱天裏施衣,想熱死人嗎?腦子有問題!”
“老夫人,那我們就不管了?”伍總管問道。
鄧老夫人一敲手中的金色鶴頭拐杖,說:“派人去北門,灑錢!”
“灑、灑錢……”伍總管直接被鄧老夫人的大手筆給驚住了。
“挑二十擔的銅錢在北門灑,記得派人去東門和西門吆喝幾句,讓百姓去北門揀錢。”
二十擔的銅錢,換成銀子的話,得好幾百兩了。
商人出身的鄧老夫人最現實,施什麼都不如施錢來得實在,有錢了,什麼東西買不到?
消息傳到太守府,盧老夫人聽說東門和西門的百姓不喝粥了,不要衣物了,全部去揀錢,並且齊聲為鄧老夫人祝壽,氣得她險些把銀牙給咬斷了。
盧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生恐在大喜的日子裏,盧老夫人被氣病了,上前說道:“老夫人,您還有三百五十一卷的金剛經呢。”
這話提醒了盧老夫人,她馬上說:“快!趕緊把老身抄的三百五十一卷金剛經散出去!”
佛教在皇朝的勢頭正紅火著,許多百姓都開始信仰佛教,隻是,德平府沒有寺廟,無處參拜菩薩,更沒有途徑求得佛經。
金剛經在普通百姓家裏,尚是稀罕之物,有錢難買到的寶貝。
一卷金剛經,不說其內容的價值了,光紙墨就要上百文。
盧老夫人為了積這個功德,所有的紙都是從皇朝買來的上等宣紙,墨更是帶著檀香味的極品墨。
據說,盧老夫人還特地將這些金剛經送去隔壁新建的金光寺供奉過,受過普賢法師的開光。
這三百五十一卷金剛經的價值一傳揚出去,拉回了許多百姓來搶經。
都尉府鄧老夫人聽了後,冷笑一聲:“嗬嗬,三百五十一卷?親手抄寫?那些經書若每個字都是她親手抄寫的,老身把腦袋割下來給她當凳子坐!”
她還不知道這位清高的表妹嗎?最會玩文字遊戲,每一卷抄一個字,也算是親手抄寫的。
鄧老夫人又財大氣粗地對伍總管說:“施錢!繼續施錢!”
伍總管連忙問:“老夫人又要灑錢?那二十擔還沒有灑完呢。”
“這回老身不是灑錢,而是砸錢!你去老身的私賬中支六千兩銀子,派人送去金光寺,就說是老身孝敬佛祖的香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