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褫奪封號(1 / 2)

三皇子死了,四皇子被貶為庶人,五皇子早就死了。六皇子端王被發配邊疆,身上還有通敵賣國、謀權篡位的罪名,哪怕所有皇子都死光了,也不可能把他找回來做儲君。

“就七皇子英王吧。”皇後定下了英王,說:“英王是皇子中最老實的一個孩子,皇上素來也喜歡他,就先讓英王代政一個月。一個月內,煩眾老觀察英王明否能擔當重任,如果能力不足以挑起大任,屆時再考慮其他皇子如何?”

兩位老王爺連連點頭,無嫡立長,首先在規矩上是對的,英王素來名聲不錯,人老實,的確可以考慮當儲君來培養。並且,皇後都說了,隻代政一個月,一個月後不行還可以換人。

眾老也挑不錯來,就是讓他們來選,也選不出更好的了。

於是,眾老都同意,在代理朝政之事時,把英王加入進來觀察。

最後,商議的是穎王之事如何處理。

兩位老王爺身為皇族輩分最高之人,在這一件事上是最有權利發言的人。“如此不忠不孝的凶殘之徒,必是要開除族籍的。”

太保與董家有過節,站出來附議,“便是董貴妃,教子無方,也得褫奪貴妃之位。”

穎王的罪名不能饒恕,眾老即使有人暗中與穎王有來往,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起同意了對穎王與董貴妃的處置。

不僅是董貴妃,皇孫崇明郡王也要褫奪封號爵位,一並從皇籍中剔出去。

幾樁國之大事議定後,皇後就離開了,把政事交給眾老。

皇後不沾權,明事理,公正處理的行為,令眾老都敬佩不已。兩位老王爺對皇後親自去請他們出來,更是好感倍增,十分信服皇後。

眾老從太極殿出來,英德公故意落後幾步,與最後的安國公同行。

“安國公爺。”英德公帶著討好的笑容朝安國公拱了拱手,“我甚久不曾理過大事,往後還請國公爺教一教我。”

安國公唐士裿看了眼上不得台麵的英德公,皺眉說道:“朝政之事,都是眾人一起商議的,英德公有不解之處,也可以問其他老臣。”

“安國公為人公正,與皇後娘娘一樣都是英明的人,有事當然先問安國公好些……”

英德公別的不行,但看眼色,抱大腿極精通,是第一懂得附炎趨勢之人。他能重回權力中心,多得皇後的抬舉,當然要緊緊跟隨皇後與安國公府的腳步,以皇後和安國公府為馬首是瞻。

皇帝突然病倒,皇後出來提議朝中老臣代理朝政,這是朝廷百官都早就猜到的結果。但挑選英王出來做儲君培養,當真讓許多官員出乎意料。

然而一聽是皇後先提議的,皇後的性子,最是一絲不苟,也最是講規矩的人,以立長為由選英王,眾臣又覺得理該如此。其他皇子不服也沒有用,誰讓你們晚生了幾年。

對比其他皇子的挫敗,英王則是喜從天降,驚喜來得太突然,整個人都樂暈了。

要說英王對那個位置沒興趣的話,絕對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