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天人合一(1 / 2)

如果這不是一座古城,而隻是墓葬的地上建築的話,那麼,這古墓得有多大,地下又有多少豐厚的隨葬品?

實在不敢想象啊!

史載中國的皇帝從登基那天就一直在為自己修建陵墓,甚至有的皇帝在墳墓都沒修好,就一命嗚呼。秦始皇就是其中之一。假如這座古城真有地下龍脈,那麼這龍形走勢與沙漠則正好形成呼應之勢。料想建造墳墓的人,也是風水高手,知道將墳墓掩藏在這茫茫沙漠。

二叔看罷之後說:“秦老,看到這殘敗的古城,我倒覺得,這些已經毀壞的建築可能象征這天宮,中間的一層則是人間,而最下麵的一層代表的是地獄,正好符合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在《易經》中,強調三才之道,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並將人放在中心地位,說明人的地位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

人不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於“成萬物”。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

天地人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係的。這不僅是一種“同與應”的關係,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生成關係和實現原則。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缺一不可。

所以,這古城的地下若是有地宮的話,估計也會有三層,用以對應天地,以及處在中間的人。但我們終究不知道這地宮的入口會在哪裏?

地宮的入口大多會修造在隱秘位置,有的還會修在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慈禧老佛爺的墓道入口史載啞巴院的影壁下的,珍妃的墓道入口,在通往墓道的石階之下,全都是別人意想不到之處。

胖子說道:“要不,我們地毯式搜尋,不信找不到入口!”

二叔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咱們雖然人多,但這沙漠更大,地毯式搜尋的話太費人力,就算找到,我們也會累的精疲力竭,找到又有何用?”

胖子又道:“那怎麼辦,前怕狼後怕虎,我看,我們還是不要找了!”

然而我卻在想,無念大師曾說過很多的探險家到過這裏,而且他本人也來過,他應該知道入口在哪的,於是我問道:“無念大師,你之前不是來過嗎?既然來過,你的同伴又進去過,那麼現在入口的位置你是應該知道的?”

無念大師微微哂笑說:“你說的很對,你推斷的也沒錯,這裏確實曾有不止一波探險隊來過這座古城,他們有的是盜墓賊,有的是專為探險的,其中也包括早已失蹤多年的彭加木,但是你不要忘了,雖然失落的樓蘭古城是不懂的,可是這茫茫沙漠的黃沙是不斷移動,剛才沙丘是這個樣,等風沙過了之後,極有可能就變成了沙坑,雖然我也來過這裏,但因為沙丘流動,完全找不到地宮入口的蹤跡,盡管我的同伴也進入過地宮,但一切已經變得麵目全非,無跡可尋!”

我們幾人聽了無念大師這麼說,也都不做聲,而隻是遠望周圍的黃沙。這是非常犯難的事兒,明明知道某物在某個地方,但就是找不到能夠獲取這種東西的方法。屬於幹急不上火的類型。

從二叔的風水分析來看,這地下城的入口,定然在某處隱蔽的地方。一時間,我們都心急如焚。入夜後的沙漠,冷清寂靜,不如白天那麼詭變。我們分成前後兩個組,沿著街道行走,意圖尋找地下城的入口。我們一條街一條街,一條路一條路,一條巷子一條巷子的安格找看,依舊沒有找到什麼線索。而就在我們心灰意冷時,胖子這家夥大喊一聲:“救命啊!”

我們迅速反應,立即端著槍奔向胖子發出聲音的地方。又與夜靜了,四周安謐異常,胖子的聲音很大,似乎受到很大的危險。

等我趕到之後,卻發現胖子這廝站在我們之前發現雕像的那見屋子前,背對著我,他就那麼呆呆的站著,沒有絲毫動作,旁邊沒有一個人。

我慢慢的走到胖子身後,我道:“胖子,你遇到什麼危險了?”

沒有回聲,任何聲音都沒有,我有點驚訝不已,再次喊道:“胖子,胖子,你他大爺的裝死還是裝逼?”

仍舊沒有任何聲音,這下我的心徹底慌了。我端起槍將要來兩槍,突然胖子轉過身來,大吼一聲:“有鬼啊!”

我頓時嚇了一跳,看到胖子並不像見鬼的樣子,我道:“我操!胖子,你他爹的,你又玩狼來了的把戲,欺騙我們的同情心,當心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