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腰帶計劃(下)(2 / 2)

原來,京都、大阪、神戶相繼失守的消息傳到東京,伊藤博文也明白必須要盡快和華東政府舉行談判,一刻也不能耽誤了。因此伊藤博文再次和桂太郎、山縣有朋會麵,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說服陸軍部的強硬人員,接受和華東政府談判的結果。

其實桂太郎、山縣有朋也知道不能在拖下去了,但要說服陸軍部的強硬人員,兩人也確實沒有什麼好法,桂太郎提出一個辦法,幹脆直接由內閣決議,繞過陸軍部,但被山縣有朋否決。桂太郎的建議在程序上雖然是可行的,但山縣有朋十分清楚,後果嚴重,誰知道這幫馬鹿們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伊藤博文才想到了天皇禦裁,隻有用天皇的權威,才能壓製住這幫馬鹿們。桂太郎、山縣有朋也認為現在也隻有這個辦法,成不成都要試一試。其實這是三人都不願出麵當這個主和的人,葬送了一世的英名,因此找天皇出來背這個鍋。

於是三人一起進宮,拜見天皇,提出了請天皇禦裁,是否和華東政府舉行談判,當然三人都十分明確的要求天皇,選擇談判。

明治天皇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如卿等所言,如果和華東政府議和,必會向華東政府支付賠償,恐怕是數目巨大,日本現在國庫空虛,如何支付這筆賠款呢?”

伊藤博文道:“請陛下放心,英法美德諸裏都己經同意,隻要談判結束,便會向日本提供低息貸款,足夠讓日本支付賠款了。”

明治天皇道:“英法諸國,不可信賴,何況我國為了此次戰爭,己欠下了大量債務,如今債上加債,無異雪上加霜,而且貸款終究是要還得,現在日本己是國庫空虛,滿目瘡痍,又如何歸還貸款呢?”

伊藤博文道:“陛下的但心不無道理,不過這次戰爭結束,華東政府必然會在亞洲崛起,也勢必將威脅到英法美三國在亞洲的利益,而三國本土都遠在萬裏之外,唯有靠我日本才能製衡華東政府,因此三國也必然會盡全力的扶植日本,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恢複,臣己經和三國初步談好,戰爭結束之後,三國將會給日本一筆無息貸款,助日本盡快恢複,另外美國還打算在日本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投資,而且臣己有計劃,充份利用各國需要日本之利,為日本爭得最大利益,因此戰後重建,陛下大可放心。”

明治天皇點了點頭,伊藤博文到底是伊藤博文,雖然是在這樣的危機局麵下,還是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但這個禦裁,確實是不好裁決啊。明治天皇心裏也十分清楚,所謂的天皇禦裁,實際就是替日本政府背鍋,讓投降、賣國的罪名由皇室承擔了。

在幕府時代,天皇實際就是個傀儡,所有的大權都在征夷大將軍手裏,而在倒幕之後,天皇雖然也沒有實權,但畢競是正式成為了日本的精神領袖,國家像征,並且被強行塑造神格,由人變神,因此地位當然得到了大幅提高,和幕府時代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而明治天皇也並不甘心隻做一個精神領袖,而是希望做像德皇、沙皇那樣,能夠真正掌握國家行政權力的君主,因此在繼位之後,也刻意塑造天皇的威嚴、神秘形像,並且將自己打扮成日本的保護神,不斷的提升天皇的威信力和地位,為獲得真正的權力努力。可以說明治天皇繼位30餘年,一直都做得不錯。但如果這時禦裁和華東政府談判,雖然不能說是把天皇的人設徹底摧毀,但對天皇的威信力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但做出相反的裁決,明治天皇也不敢輕下決定,一來是桂太郎、山縣有朋、伊藤博文三人都是目前日本的實權人物,不是可以輕易得罪的;二來明治天皇也清楚,現在的日本,也根本沒有繼續強硬下去的資本,就在前幾天,人民軍對東京發動的進攻,隻到現在都讓明治天皇心有餘悸,他也不希望再來一次。因此明治天皇道:“好吧,容朕思考一夜,明天再作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