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紡織廠一共分為四個主要的生產車間,分別是:動力車間,紡紡車間、織布車間、染色車間,現在前三個車間都己經進入生產試運作狀態,隻有染色車間還在籌建當中,因為染色車間對機器的要求並不高,主要是要有一定的化學工業基礎,而在穿越者當中,化學專業方麵的人員並不多。其他的房間還有員工的休息室,更衣室,管理人員的辦公室,以及成品庫房、原料庫房、設備庫房等等。
田則楚帶領著一行人員依次參觀各個生產車間,並且向他們講解每個生產車間的情況。
眾人都留心觀察,每個車間都不算大,連機器都沒有擺滿,但布置得井井有條,各種物品也都有專門的位置放置,顯得十分整齊。除了染色車間以外,其他三個生產車間這時都有機器在運動,機器轟鳴,每個車間的進門牆上都貼著大幅的生產安全守則,並且還有各種標語,如“安全生產,平安回事”,“ 安全責任大如山”,“ 生產安全,人人有責”,“ 嚴禁煙火” 等等,十分醒目。
在紡紗車間、織布車間還有一部份工人在機器上工作,在機器的傍邊,還放置著不少已紡滿紗紙的錠子,以及織好的布匹,當然也不斷有人推車來往,或是給工人供應原料,或者收走成品,但各有秩序,絲毫不亂。同時還有一些安裝計工在車間裏來回巡視,或者是觀察機器的運行狀態,或者是指導工人的操作技術,既使是有人來參觀,也沒有引起什麼關注,都是應幹什麼還幹什麼?
紡紗車間、織布車間裏的工人基本都是女工,這也是紡織業的通例,而李鴻章等人卻注意到,女工的穿著十分怪異,全部都穿著一件淺灰藍色緊袖長外衣,小臂至肘部上還戴著白色的袖籠,頭戴著一頂白布帽,幾乎遮住了所有的頭發,臉上還戴著一個白色口罩,遮住口鼻,隻露出一雙眼睛。
其實紡織女工的這一身穿著,就是田則楚根據舊時空裏自己所見的紡織工製服設計,因為紡織工的袖口和肘部的磨損較大,因此戴上袖籠,就是減少對製服的磨損,頭發全部罩在帽孑裏,是為了防止頭發被卷入機器中,在舊時空裏,不少紡織廠都有禁止女員工留長發的規定,而紡紗車間、織布車間裏的纖維含量極大,對人的呼吸係統傷害極大,因此戴上口罩是為了保護員工的呼吸係統,這些裝配,都是經過時間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
聽了田則楚的解釋,李鴻章以及觀察團的人員都頻頻點頭,看來海外華人對紡織業並不莫生。
田則楚又進一步講解道:“目前我們紡織廠使用的機器設備全都是從法國購買,共計有12台蒸汽機提供動力,織紗機35台,織布機71台,紗錠6000餘個。在員工方麵,己招募了女工104人,培訓了80人,男工56人,預計還將再招募女工20人左右,就可以滿員,而等染色車間投入生產以後,預計還將再招募30左右,因此等紡織廠全部投入生產以後,員工大約在200人左右。預計在10天左右,紡紗車間、織布車間可以全負荷運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染色車間就可以投入生產。”
李鴻章道:“田廠長,不知此廠可生產何種布料,年產布匹幾何,盈利幾何?”
田則楚道:“現在紡織廠主要是生產棉布,根據我們的估算,紡織廠全荷運行以後,月產棉布大約為6000匹左右,年產量7-8萬匹,按照市場價格,大約可以價值15-18萬兩白銀,除去各種生產開支,毛利預計在5-6萬兩白銀,當然,這是不含稅的價格。”
李鴻章點了點頭,雖然這個紡織廠的規模並不大,但這個產量和價格基本靠譜,他當然是知道棉布的行情,這說明海外華人是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查。
其實現在的紡織廠隻是穿越者的償試,穿越者當然不會隻創辦這樣一個小規模的紡織廠,隻是穿越者還缺少經營紡織廠的經驗,而且機器也不能全靠進口,早晚要實現自產化,因此第一步不宜將規模擴大,主要是出積累經驗,並培訓人員,等正式運行三五個月之後,再擴大生產,初步的計劃是在今年年底,要將紡織廠的規模擴大一倍,基本實際布匹自足,而在未來三年的時間裏,則是要將紡織廠的規模擴大到十倍以上,不僅要完全實現自足,而且還要對外銷售。當然這個規化沒有必要對李鴻章這一行人說。
這時觀察團裏有一個人問道:“能夠告訴我們,你們這個廠的員工工資情況嗎?”
田則楚道:“因為我們紡織廠還沒有正式投產,因此現在的員工都是試用,月薪是1兩白銀,等三個月後轉正,一般的員工將按技術水平不同,工資分為三個等級,一等工是1.2兩白銀,二等工是1.8兩白銀,三等工是2.5兩白銀,再向上就是組長、部門主管,不過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人會晉升到這些崗位。我們是實行周工作製,每周有一天休息,但是輪流休息,保證生產不停。而每天的工作時間安排是從早上6點到晚上6點,中午有1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另外在工作間隙,還會有短暫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