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英日同盟(二)(1 / 2)

英日同盟是在20世紀前期,由其是一次大戰之前,最重要的國際同盟協約之一,也是日俄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對當時的世界局勢,也包括中國在內,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協約剛一簽定,法俄兩國就感覺到了明顯的壓力,畢竟這個條約首先是針對俄國,而其次就是法國,雖然近幾年來法國和英國的關係改善了不少,在一些國際事務中的態度也保持一致,但畢竟在過去有太多的怨仇,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得了,因此法俄兩國也立刻發表聯合聲明:如其他列強的侵略行為或中國國內再度發生動亂,並對俄法兩國政府的利益構成威脅時,兩國將就保衛此等利益的手段進行磋商,並會釆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而英國的手段還不僅於此,在英日同盟簽定之前,英國就和清廷協商簽訂一個商業條約,將由英國人赫徳控製的中國海關管轄範圍,擴大到俄國撤軍之後的中國東北地區,而負責存儲中國海關收入的英國江豐銀行,也勢必會跟進入中國東北地區開展業務,並且又鼓動美國和清廷談判,獲得了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工業、鐵路租讓權,並要求清廷將奉天、大孤山開辟為商埠。

這一連串組合拳令俄國頗有些應接不暇之惑,因為俄國早己把中國東北地區視為自己的禁臠,雖然答應從東北撤軍,但那隻是在各方的施壓之下,迫不得己而為之,而且撤軍並不表示俄國就放棄了中國東北地區,隻是改軍事手段為經濟、文化滲透手段,利用俄國在地理上的優勢,仍然在中國東北地區保持巨大的影響力,並且排擠日本的勢力,一但時機成熟,再吞並中國東北地區也不為遲晚,當然順帶著把朝鮮半島也拿下來。

但現在日本和英國簽定了同盟,有了英國的支持以後,日本對俄國的態度也明顯強硬起來,而英美兩國也將手伸中國東北地區,自然是犯了俄國的大忌,俄國當然知道如果要拚經濟,自己肯定拚不過英美,於是隻能再重新拾回軍事手段,拒絕第二批從東北撤軍,並且向清廷明確提出,禁止其他列強的勢力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俄國參與中國東北地區行政管理等等無理的要求。

於是英日同盟簽定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立刻開始產生。而華東政府也有必要對此進行評估對自己的利弊,並製定自己的應對策略。當然現在隻是一次小範圍內的討論,並非正式的決策,因此參加的人隻有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王雲鵬、徐濟超五人,仍然還是當初的五人組。

夏博海首先道:“英日同盟條約己經簽定了,那麼日俄戰爭是否會如期發生呢?”

秦錚道:“如果英日同盟沒有簽定,曰本和俄國還存在著談判解決爭端的可能,但英日同盟簽定了,日本和俄國就基本沒有和解的可能性了。因為根據墨菲定律的原則,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那麼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而且歐洲也有一句諺語,如果把一個人當作敵人,那麼他就會是敵人。根據曆史的經驗來看,這種設有共同假想敵的同盟,最終隻能是走向戰爭,英日同盟是如此,後來的協約國、同盟國也是如此,隻有冷戰是一個例外,但原因大家都知道,不是雙方不想打,而是真的打不起,在核戰爭的情況下,一但真的開戰就是同歸於盡。”

夏博海道:“那麼我們之前所做的預案也就要真的實施了?”

在華東政府成立的時候,就曾製定過這樣一個預案,一但日俄戰爭真的爆發,穿越者就要充份利用這個機會,等日俄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的時候突然出手參戰,一舉重創日俄兩國,並趁機占領中國東北地區,擴大自己的發展空間,同時向日俄兩國索要賠款,做為華東政府下一步發展的資金。

不過由於當時不能確定日俄戰爭是否會發生,因此這僅僅隻是做為一個普通的初步預案,但即沒有作詳細的規劃,也沒有做為華東政府的正式計劃確定下來,不過現在己經可以基本確定,日俄戰爭是肯定會發生,那麼以前所做的預案也就要進一步的細化,並正式的做為計劃而確定下來。

這時王雲鵬道:“現在英日同盟才剛剛簽定,我們現在就認定日俄戰爭一定會發生,是不是太早了一點,我看還是再觀望一年或是半年的時間,看看局勢的發展再確定也不晚,而且今年的計劃,財政預算都己經確定下來,如果這個時候確定為日俄戰爭做準備,必然會對今年的計劃做一個大調整,這將讓我們政府的工作發生大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