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姐弟之間 四(2 / 2)

張強說:“不通,你憑什麼要把自己的爸爸說得象個壞人?”

張秋慢吞吞的道:“我說他壞了嗎,他就是害怕媽媽真的嫌棄他,論實力、論生活情趣,他都鬥不過文畢恭,為了防止婚變,他利用甚至可能製造了輿論,犧牲媽媽的名聲實際上也是犧牲自己的名聲,把媽媽死死的鎖住,在實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婚姻,不得已這麼做,能說是壞嗎?”

張強費了一點腦力,才把張秋的這段話給理直,氣惱道:“這還不是壞?這簡直是惡了,利用媽媽的善良,犧牲掉媽媽的名節,並且還犧牲了我們下一代的權利,就為了他自己……”

“那你告訴我,他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媽媽本來愛的就是文畢恭,爸爸是鑽了空子才得到的這個婚姻,雙方實力又懸殊,你說他還有什麼更好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犧牲媽媽的名聲,最痛苦的壓力最大的是誰,是他自己!”

張強一時語塞。

張秋苦笑一聲:“本來,他這個方法在文畢恭結婚後,慢慢的就應該自動取消了,因為用不著了,爸爸的婚姻已經保住了,可是《這雨》的出現,又擊到了爸爸的軟肋。爸爸對《這雨》之所以這麼憤怒,不是因為相信寫的就是真事,更不是因為斷定文畢恭有所隱瞞,而是因為爸爸那時用來維持婚姻的謠言,會讓看了《這雨》的人相信是寫實,他的麵子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張強說:“你這意思,不還是因為《這雨》?”

張秋說:“我看你是沒聽懂我的意思吧,不懂就算了,有一點我不太明白,文畢恭這篇寫在結婚多年後,這時他和他愛人的婚姻已經相當穩定了也相當美滿幸福了,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推出這,這等於在爸爸的傷口上撒鹽啊……”

“不是說了嗎,那隻是一篇,文老師自己也很困惑,他說他寫這,心裏是充滿了溫暖和美好的,不知道為什麼會被一些人解讀成絕情和絕望,甚至還有個文學評論家以《溫情是絕情的華美外套》為題對《這雨》進行了解讀。”張強說著,心裏暗暗慚愧,其實他當初也是有這個傾向的,總覺得《這雨》的文字雖然節製,溫暖,但實際上每到動情處必轉無情,最後孩子的哭泣,更是對這種無情的控訴,他的那首七律,表達的也是這樣的情緒。

張秋不置可否:“可能吧,過些天我陪你回去,看一下能不能幫你解除掉爸爸的心魔,讓你和文畢恭的女兒能夠繼續你們那純潔的友誼。”

“能行嗎?”張強有些吃驚,他對這個事已經不抱指望了。

“行不行不知道,總得試一試吧。再說我也想他們了,正好請個假回去一趟。”

張強心中燃起了希望,張秋這話看來真不象是吹牛,至少爸爸對張秋一直是另眼相看的,再想起她大學的放照片事件,說明她對付爸爸確實有一套辦法,他楞楞地看著張秋,把張秋看得莫名其妙,伸手在他眼前晃了一晃說:“怎麼了,被點穴了?”

張強道:“你有沒有發現,你是二十四歲的年齡,卻有四十二歲的世故?”

張秋輕快地反諷道:“過獎過獎,那你比我厲害多了,你十八歲的年齡,一百八十歲的高姿態,不吃人間煙火的活神仙。不過,現在好象也開始慢慢食一點煙火了。”

這時,甲魚湯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整個客廳餐廳,都彌漫著這香氣,張強吸了幾口,說道:“好香啊,煙火我不食,這香味倒是一定得食,姐,我餓了。”

張秋撲哧一笑:“天哪,為了喝個湯叫這麼甜,我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