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鄉村教師 一(1 / 2)

考試事件造成的結果在假期沒有結束時就已經出來了,張安默所帶的重點班成績相比往年有所下降,其他老師的普通班反而直線上升,雖然這個結果大家都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是教委和學校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教委舉辦的新學年全體教師會議上,按照既定的獎勵條款進行獎勵,煞有介事的對成績大幅上升的老師們作了肯定的總結,無非是如何勤奮踏實,如何熱愛教育事業,如何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等等,而對成績下降的教師,則含蓄地提出批評,說他們之所以止步不前,無非是因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首次參加這種會議的張強聽得目瞪口呆,不知道這個社會的價值觀什麼時候可以變得這麼扭曲,真正的原因就是願意作弊的人提高了成績,而不願意作弊的人成績相對下降了,這事大家心裏都明白,這些領導卻還能說得這麼堂皇,反襯得有多厚顏無恥。

這次會議之後,張強正式成為了人民教師,就在鎮中心小學,與父母的學校隻隔了一堵牆,這小小的距離實在讓張強頭疼,雖然每天可以在家裏吃住,省了夥食之類的開支和每天做飯菜的辛苦,卻也多了不少麻煩。

爸爸的努力被領導否決,鬱悶之餘,隻能拿家裏人撒氣,張舒和張威都在畢業學年,不好當出氣筒,所以就由張強和媽媽一起輪流充當。

這也罷了,張強早有所料,關鍵是媽媽也參與進來,他還隻是個學生的時代,媽媽當他是孩子,什麼都寬容,進入社會後特別是人在身邊時就不同了,處處提醒他要注意這個注意那個,這讓張強非常惱火。有時他甚至想,其實根本不是誰扼殺了媽媽的才華,是媽媽自己在遷就和適應中磨滅了自己。

工作方麵張強也一樣煩,他對教育事業遠談不上熱愛,班裏最熱愛教育事業的劉利敏被保送到大學去了。教育行業是父母為他選定的職業,準確地說是爸爸給他選定的,當時說的是因為他的成績起伏太大,擔心他上了高中後,學習態度依然如此,若在熱脹期高考,重點大學也有相當把握,但萬一不幸趕上冷縮期,考不上也合理。

張強為人隨性,事後雖然有些生氣,還是很給麵子的參加了麵試並且最終被錄取,在師範也能玩得不亦樂乎,這是天性使然,事實上他既沒有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事業,也沒有多少抵觸情緒,一切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

張強喜歡玩,任何事都能找到樂趣,實習時學生把他當作哥哥,不把他當老師,玩得不亦樂乎,一個月的時光輕飄飄就過去了,以至於走的時候好些同學哭得一塌糊塗,他還以為當老師應該也挺好玩的。沒想到,正式老師當了沒幾天,就被一盆冷水澆醒了。

中心校的校長和老教師們,對他的頑劣聞名已久,小時候還可以說是不懂事,如今出來參加工作了,就要師表了,不嚴肅不莊重是絕對絕對不行的,你要想讓學生聽話,就得嚴肅正經些。這話後來被證明是對的,因為他太隨和了,學生們都不怕他,下課跟他摟肩搭背,上課跟他嘻嘻哈哈,課堂氣氛活躍是活躍,可是太吵了,每次校長和其他老師經過他的教室,都會大搖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