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鄉村教師 一(2 / 2)

校長實在忍不住時,會出現在教室門口,隻這麼露一下臉,一句話沒說,整個教室立刻變得鴉雀無聲,校長會給張強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意思是,知道什麼是威嚴了嗎?然後帶著滿滿的成就感轉身離開。

當然了,在他走出十米左右之後,張強的教室裏就會突然泄洪一樣傳來滿耳的聲音,校長隻能無奈搖頭。

每次例行教務會議,張強的班級都會被毫無例外地拿出來作為負麵典型,而且據說已經有些家長忍無可忍,要求轉班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威嚴是教師水平和能力的直接體現。一個沒有威嚴的小年輕難以讓家長放心。

張強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同時擔任兩個班級的語文課,校長的意思就是人盡其才,張強的語文很好,那就多教點。這沒什麼,張強沒有意見,他對自己的語文還是頗有信心的。

可是張強馬上發現,他學生時代的學習經驗根本給不了學生,他的語文來源於父母的熏陶和自己的興趣,厚積薄發,把課文都當成所謂的課外讀物來閱讀。而他的學生學語文,卻隻當成完成作業的一道工序,與興趣無關,他們被迫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任務來閱讀。把練習冊上需要填寫的東西填寫出來了,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學生就解脫了。所以學生的解答能力很強,卻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至於這些練習冊裏的題目,張強也很不喜歡,雖然這是專家們根據教材的要求來設定的題目,但實話實說,有很多閱讀理解方麵的題目更象是給成年人準備的,所提供的答案實在太精細了,估計隻有神經病才能考慮得如此麵麵俱到。如果不是同時有一本答案專門給老師做參考的,張強都不知道這些題得這麼解答。

張強想起自己當學生時,答題都還可以自成一家,雖然最後跟老師的標準答案有一定距離,但是隻要意思到了,八九成分是可以拿的,沒想到幾年時間,教育方向就大變了,學生現在隻能象機器一樣答題了。

他有一次實在不能容忍這種完美答案,自己作了調整,居然就有學生反映到了校長那裏,說老師不懂教,說出來的答案跟人家書上的不一樣。

張強不喜歡備課,不愛寫教案,懶批改作業,每次都是上級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時,才突擊完成,勉強應付是可以的,想要有多好的質量可想而知,每次檢查者都會對著張強的這些突擊完成的作品大搖其頭,過後提出批評是免不了的。

可是張強的態度也很令人生氣,批不批由你,聽不聽就由他了。

批評過後,他心情沉痛地走出辦公室,做出要痛改前非的樣子,幾分鍾後,球場上就能聽到他的興高采烈的吆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