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才明白從村裏走出去的這些人的心態,即便混得再差,隻要村裏有事,他們也願意付出自己的一份力。老書記幫王俊才蓋好了章說道:“聽說你家裏要翻蓋老房子,有需要村裏做的嗎,你提出來,我安排人給你解決。”王俊才說道:“我這麼多年不在農村,不知道翻蓋房子需要辦什麼手續嗎,還有如果更換戶主的話,要怎麼操作呢。像我這種非農業戶口,戶口又不在咱村裏的可以成為戶主嗎。”老書記想了一下說道:“如果是原樣翻修,房子樣式麵積不變,就不用找任何人批準。如果是加高層數或者樣式變了,就必須要村裏蓋章,然後報到建委批準。至於戶主的問題,原則上戶主必須是農業戶口,但凡事也有例外,就憑你給村裏做的貢獻,房子落到你的名下也沒問題。”
王俊才說道:“感謝老書記,這次建房是全新的樣式,我找了專業的建築公司,想把老家建成以前那種四合院的樣式。”老書記說道:“行,你就交給我吧,所有的事我都給你辦利索了,我幹了這麼多年工作,人脈還是不少的。”王俊才再次謝過了老書記,告辭回了老房子。建築公司效率挺快,一上午的時間就測量完了數據,開始準備舊房的拆除工作。王俊才進到屋子裏,查看了一下老家具還有沒有利用價值,結果都朽的不能用了,下午直接開拆就行了。
家裏的事用不著他了,他得回去籌集五十萬讚助款的事,另外一下子動用基金的全部款項必須跟王世昌彙報一下,這是做事的規矩,不能因為人家信任就擅作主張。晚上,王俊才請王世昌吃飯,給他說了自己動用基金建學校的事情。王世昌說道:“建學校好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完全值得幹,錢肯定不夠,要不我再出點?”王俊才說道:“那可不行,這麼好的事,不能全讓你占了去,我準備自己出五十萬,剩下的交給村裏籌集,這樣村裏也出了力,他們會珍惜來之不易的資金的。”王世昌點頭說道:“嗯,你這樣做是對的,不讓他們知道錢來得不易,他們會以為錢是大風刮來的,以後隻要遇到困難,他們就會來找你,這可不行,不能給他們慣出毛病來。”
王俊才又跟大哥講了村裏集體經濟停滯的事情,如果條件具備的話,還請大哥幫忙提供些扶持貸款,王世昌欣然同意,一個村集體能用多少款子,再說了村集體有土地不怕它欠債不還。王俊才說道:“大哥,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我這次做慈善出於私心選擇了自己的老家,你不會怪罪我吧?”王世昌說道:“哪能啊,我這些錢,不管花到哪裏都可以,你能首先想到自己的家鄉,這說明你重感情戀舊,說明我沒看錯你,好好幹吧老弟。”通過這次合作,兩人之間的信任又加深幾分。正事談完,兩兄弟開懷暢飲了起來。
王俊才效率很高,第二天上班,他從三個公司分別籌集了一部分資金,全部捐助到興隆發展公益基金當中,之所以這麼做,是公司會計給他的建議。因為企業的慈善捐款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當中扣除,這樣王俊才既做了慈善還能夠節稅。但是如果把錢直接捐贈給蘇新村,就不能享受到所得稅減免了,因為蘇新村不是慈善組織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明,而興隆發展公益基金可以。原來做公益還有這樣的好處,王俊才感覺又學到了不少知識。
第三天,王俊才帶著公益基金的公章到了蘇新村村委會。和趙曰峰書記彙合後,王俊才和老書記討論起了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這筆資金的問題。這顯然是個比較嚴肅的話題,不是王俊才不信任村委會,而是村委會裏麵沒有這方麵的人才,這可是接近二百萬資金,不是說隨便一個人就能玩的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