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建新區(1 / 2)

興隆超市開業引起的轟動,其影響還未消失,這又馬上要籌建第二家,再加上它是本地企業,來去的方便,所以得到了各區招商部門的重視。這不,再次登門拜訪,領導的級別都提高了,新華區招商局局長陳誌明親自帶著李科長來見王俊才來了。這些搞招商的,信息確實摸得很透,陳局長一見到王俊才就跟他套起了關係。他說自己跟新華區國稅局的王局長,是黨校同學,好朋友好哥們,要論起來大家都不是外人了,希望王俊才能夠優先考慮自己人。

新華區國稅局的局長王俊龍,那是王俊才的親大哥,既然陳局是大哥的同學,王俊才也不好再忽悠他,他對陳誌明實話實說道:“陳局,你跟我大哥關係這麼好,我這當弟弟的也不能騙你,我就跟你透個實底。新華區位於市中心,地理位置優越,輻射帶動強,曆來是商家必爭之地。但是正因為處於市中心,所以競爭就大,據我所知,你們區現在就有包括歐西瑪在內的多家超市準備開業。所以我們集團在製定戰略規劃時,就避開了新華區,我們這次主要是準備在建新,正元和天泰這三個區選擇一個落戶,這是我們的市場定位決定的。所以很抱歉陳局,這次讓你失望了,希望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合作。”

陳誌明聽完不無遺憾地說道:“我明白了,感謝王董的實話實說,今天也得虧了是我來,要不然我們就會白忙活一場了。很遺憾,你們超市不能落戶我們區,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夠在一起合作。”王俊才站起來跟陳誌明握手,並親自把他送到了電梯旁。送走了陳局,很快建新,正元和天泰三個區的招商局局長,像約好了似的一起,竟然一起來到了興隆集團。他們這次來的目的都一樣,那就是邀請王俊才去他們那裏考察。

王俊才一一的熱情接待了他們,對於這三個區,王俊才其實是每個區都想著建一個超市的。但是一下子建三個超市,對資金還有管理上有很大的要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如果那樣操作,讓這三個區知道了每家都有,他們就不會拿出他們最優惠的措施來了。但是現在不建,以後肯定會建,趁著這次考察的機會,詳細了解一下各區的狀況,是王俊才必須要做的事情。王俊才根據三個區,先來後到的順序,把考察時間安排在了下周的一二三,每區各考察一天。

到了周一,建新區招商局派了一輛中巴過來,載著興隆集團的考察團隊,直奔建新區而去。建新區位於江州市南部,麵積僅次於曆航區是江州市第二大區,經濟總量則排在新華和曆航之後處於第三位,再往後是天泰,最後是正元。建新區有其獨特的發展特色,它的轄區內主要以高校和省級機關單位為主,人口相對密集,整體文化素質比較高。王俊才帶著李莉董濤還有幾個高管一起,考察了建新區提供的四個地塊,其中有一個地塊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這個地塊位於江東大學附近,從位置上看,該地塊距離建新區政府兩公裏,距離南二環路八公裏,門前的主路直通江州南郊,交通非常便利。它原來是一家棉紡廠,由於該企業改製未成功,最終選擇破產。目前這個企業所有債務都已理清,人員也都轉崗安置完畢,就剩下地皮幹淨的放在這裏。關於這個地塊的用途,區裏還有爭論,因為它的麵積不大不到二十畝,有人希望把它和周邊的民房一起拆遷用來搞房地產,也有人認為還是引進一家企業來搞商業中心,還有人認為應該賣給江東大學搞新校區。

考察團眾人都相中了這個地塊,感覺各方麵都符合超市的要求,王俊才提出盡快與主管區領導展開談判。招商局彙報後,在區政府的會議室,王俊才見到了主管招商工業的副區長廖季凱。作為主管工業的副區長,廖季凱對王俊才的興隆集團還是很了解的。除了王俊才經常跟主管工業的張副省長和薑副市長有溝通,讓廖季凱關注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興隆食品也坐落在建新區。既然有這層關係,王俊才在談判之初,先對領導對興隆食品的照顧表示了感謝,然後他開門見山的提出了對棉紡廠地塊感興趣,希望政府能夠給出他們最大的誠意,報出一個合理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