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街小巷一片隆冬景象,逼人的寒氣乘著朔風,無情地刺著肌膚。從趾尖到腦門,周身寒徹。黑暗中隱約可見漫天飛舞的小雪。
北方的千年古城嵩城還在沉睡。幾輛急駛的警車打破了拂曉前的寂靜。這聲音由遠及近,漸漸地清晰可聞。
警車剛剛在市博物館正門前停下,隨即跳下一隊全副武裝的武警。
為首的年輕的軍官,一臉的嚴肅氣概。他是剛剛接到武警總隊的命令,來此執行任務的。
這座博物館是一座風格獨特的建築物,主樓前一對華表,與天安門的兩對華表極為相似。
軍官布好警戒,便帶領三個±兵,邁開大步,走進館內。
負責值班的博物館館藏室主任聞名非常不高興,他被武警從值班室暖烘烘的被窩裏叫起來了。他還未來得及換下身上的睡衣,他被領頭的武警軍官告之奉令接收館藏國寶——東陵字畫,武裝押送北京故宮博物館。
盡管聞名再三聲明館領導在省城辦事情,他作不了主,可一見到國家文物局的文物移交令,又看到窗外全副武裝的武警時,便拿起電話叫來住在博物館附近的秘書楊欣。
文物庫的鑰匙是楊欣保管的。她從口袋裏,掏出了3把鑰匙。
文物庫有3道鎖,一把鑰匙隻能開一道鎖,而且非按固定的順序開不可,否則,就休想打開。另外,還有一個號碼鎖,有一套複雜的數字組合程序。可以說,能夠打開這個保險庫的,隻有鑰匙保管人楊欣如。
她熟練地把3把鑰匙依次插進鎖孔。嗡……馬達起動了。接著,她用手靈巧地撥動了號碼鎖。一陣輕微的嘎嘎聲過後,地下文物庫的門緩緩地打開了。
軍官直奔專門存放古字畫的保險櫃,但裏麵什麼東西也沒有。
一陣無聲的驚愕,頓時充斥了冰冷的庫房。
“唉呀……”聞名發出了沉重的歎息。
與此同時。老公園正門前,一個男人躺在那裏,他早已變得像路麵的石板一樣冰冷。
這個摸約40多歲的男人穿著羽絨服,胳膊和腿的姿勢都很不自然。背上留下一個小小的彈孔,彈孔周圍的布燒焦了,卻看不到血跡。但仔細一看,一片紫黑的顏色已經染汙了整個後背,血淌在水泥地上,已經凍結了。
屍體孤零零地躺在寬闊的公園大門前,顯得格外寂寥。在離死者一隻手5米遠處,擺著一個黑色的帆布箱,箱子外邊有幾幅發黃的字畫,箱子上有一層薄薄的積雪。這些畫和屍體擺在一處,構成一幅神秘而可怕的圖景。
一輛垃圾車吱吱嘎嘎地過來了。清潔工突然停住腳,用手套擦了一下鼻涕。他定睛一看腳下,發現了丟在地上的字畫和帆布箱子。
起初,清潔工還以為那是一塊石頭。可是,當他透過蒼茫夜色往前看時,一眼便發現了不遠處那具屍首。清潔工的表情由詫異變為驚愕,又變為害怕。他反應過來後,一下子驚叫起來,丟下垃圾車撒腿就往回跑。
這天上午,《武警報》駐地記者淩雲被省武警總隊司令員萬象召來了。
35歲的淩雲,一米七八的個頭,頭發油黑而弄密,臉龐像刀削一般堅毅。
“你聽說過嵩城發現的東陵字畫吧?”萬象將軍問道。
辦公室裏已有一位先來者,他是淩雲認識的總隊司令部薛參謀,帶著一副十分憔悴的表情,站在屋子的左角邊。
淩雲知道,當年,被盜東陵文物的一部分散失在民間,一部分為軍閥掠去,另一部分則遠重洋,流失異國。兩年前,嵩城因城市改造,拆除一座明清古宅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秘密地下室。在這個地下室,嵩城市博物館館長許北林發現了唐朝懿宗鹹通三年(公元八六二年)抄本《金剛經》、元代趙孟頻傳之作《鵲華秋色圖》等一批古字畫。因待權威鑒定的證實,這批古字畫暫存嵩城市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