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什麼是政治?(1 / 2)

第七章、什麼是政治?

政治是什麼?政治說白了就是權力應用。那麼權力是什麼?其實權力就是區分敵我利益,並占有敵人利益和占有敵我全部利益的行為和活動。由此可見,權力從古至今都是占有敵我全部利益的行為和手段,並且一切政治權力的應用隻在區分敵我,和用一切手段占有敵我全部利益之上。因此上說,什麼是政治?政治說白了就是應用一切行為和手段占有利益,並達到“以主觀意識改變客觀現實”的唯心主義意圖,而實現這一切唯心主義意圖的行為和手段就是權力!並且權力是“主觀意誌改變客觀現實,客觀現實獨立於主觀意識”的政治意圖,占領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領域!

但是中國傳統理學完全沒有這一概念,在中國傳統理學中沒有“權力就是區分敵我利益”之說,更沒有權力是“主觀意誌改變客觀現實,客觀現實獨立於主觀意識”的政治意圖之說。因為最具代表中國傳統理學中的儒家思想沒有這一概念。

儒家思想之所以被拍死在清未就在於儒學敵我不分。儒學占領政治意識形態之後,儒學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成了政治權力的最大敵人。因為儒家思想對政治權力認識不清,沒有清晰明確的政治權力概念,隻有獨享或侵犯下層利益的強權概念,分不清政治權力的本質是區分敵我利益並占有敵我全部利益的行為、手段和活動。

政治是什麼?政治說白了就是權力應用。而權力應用的目的就是分清敵我,而分清敵我的目的又是打敗對手擁有敵我全部的權力。而擁有全部權力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獲得全部利益。而中國傳統理學完全沒有這一概念,也就是說,在古代中國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治。也就是說,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根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概念,也不是在應用政治、應用權力,而完全是在自欺欺人,愚弄百姓,而這一切仍然與《易經》思想有關。也可以說古代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根本就沒有正確的、真正意義上的政治體係,其政治體係完全來自陰陽太極理論,來自敵我不分原則,來自自然法則,來自原始宗教的自然意識形態,說白了古代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體係隻是原始社會形成的酋長政治的延續而已,並沒有太大的文明進步。

原因仍舊是儒家文化和《易經》思想。為什麼有人說孔家是“七十二家奴,二十五朝貳臣”呢?因為儒家文化來源於《易經》陰陽太極文化,而《易經》陰陽太極文化的核心就是陰陽互存,你我不分,事實上這個思想與真正的政治主張是背道而馳的,特別是被尊為儒學經典的《中庸》和《論語》,其思想內容完全與實際的政治權力概念相悖。

政治是什麼?政治是權力鬥爭。而權力是什麼?權力是區分敵我,是以敵死我活的鬥爭來獲得全部利益。這裏首先強調的就是區分敵我,劃清界線,杜絕敵我往來,並在鬥爭中占有敵我全部利益。而儒家文化則不分敵我,敵我一家,太極思想,混沌一團。在這樣的思想左右下的孔家又怎能不做“七十二家奴,二十五朝貳臣”呢?朝廷又怎麼不政治首腦迷惘,皇帝又怎麼可能政治清晰呢?

如果權力在政治應用中處於盲點,那麼這個盲點就會帶來自文化衝突,文化衝突的結果就是國家混亂。

因此,你不要把政治和權力看得那麼複雜,其實政治很簡單,政治就是區分敵我,進一步說政治就是區分敵我應用權力,而權力就是獲取利益的手段。那麼把政治和權力放在一起就是區分敵我應用權力手段獲取利益。進一步講,政治等於權力,權力等於利益,利益決定享用,享用決定公私,公私區別利益,利益回報權力,權力維係政治,政治決定國運,國運決定民生,民生最終產生利益,利益溢出權力,權力回歸政治。

因此,權力產生獲取利益的手段,這是權力的本質。所以你看自古以來隻要是得到了權力就等同於得到了利益,這是權力的本質決定的。但是儒家思想認為權力沒有界限,是敵我不分的關係,這樣就把權力的本質給混淆了,不分敵我利益的權力怎麼會有政治概念呢?沒有政治概念怎麼分配民生利益呢?所以說中國古代政治是與真正的政治概念相悖的,也就是說古代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治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