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思維分二、四和三、五階段
雖然《易經》文化在理論層麵缺失認知中段邏輯性思維階級,但在實踐中漢文化並非完全缺失分析、排比、推斷、總結性思維,特別是推斷性思維,在《易傳》·說卦傳第九章中有這樣一段話:“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事物發展在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是一種共同的動力或動力能驅動事物發展的過程,隻是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已,並且其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事物發展在第二階段多能夠得到興隆、興盛的結果,並且能得到稱揚、讚美,或榮譽的結果。而事物發展在第四階段則會引起憂慮、擔心、害怕、恐懼等等心理現象,因為事物發展更近於成功了。
事物發展在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是柔順、陰承、地坤、女人所在的位置,是以柔為作為、行為之道的階段。簡言之,事物發展在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是以“柔”為綱領的階段。因為柔含義有軟、不硬、柔嫩、柔韌、柔滑、柔順、柔和、嫵媚、柔情之意,還有柔撫、平息之意。故柔婉者不利遠行,或遠處接觸。如果要想在事物發展的進程中不出現危險、過失、失誤、失敗、損害、損失、破財、罪過、責備、責任、責罰,處分等等僅次於凶災的事件或事情。那麼你就必須使用柔中之術來處理事物。
也就是說當事物發展到第二階段或第四階段,你要想在處理事物的進程中不出現危險、過失、失誤、失敗、損害、損失、破財、罪過、責備、責任、責罰,處分等等僅次於凶災的事件或事情,你就得在柔軟柔嫩、柔韌、柔滑、柔順、柔和、嫵媚、柔情、柔撫、平息之間找中間點,用柔中,不軟、不硬的手段解決問題。並且事物發展在第二階段多能夠得到興隆、興盛,稱揚、讚美,或榮譽的結果。而在第四階段則會引起憂慮、擔心、害怕、恐懼等等心理恐懼現象,這是因為事物發展快要成功的緣故。
然而,事物發展在第三階段和第五階段也是一種共同的動力或動力能驅動事物發展的過程,隻是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已,並且其得到的結合也會不同而已。但是當事物發展在第三階段時多會得到災禍,損傷、損毀、災殃、大難、殘暴、傷害、自然災害、牢獄之災等等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事件或事情的結果。
而當事物發展到第五階段時,事物多是成功的結局。功有成功、功勞、.成效之意,意在事物有個完善的結局。這是因為五是高低、貴賤、優劣差異已經區分開來的階段,好就是好,壞就是壞,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柔陰已經過去了,所有的危險、損失、責罰,處分等等僅次於凶災的事件或事情已經過去了。這裏是剛和陽施展功能的階段。也就是說,事物發展在第三階段和第五階段是“陽和剛”共同的動力或動力能驅動事物發展的過程。
這說明在很早之前中原人已定義二、四和三、五是事物發展和思維發展的不同階段。並定義二、四階段是陰和柔推進事物和思維發展的階段,而三、五階段是陽和剛推進事物和思維發展的階段,
這段話印證了世界上事物發展的進程分二、四和三、五“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的發展階段,同時也說明思維也是二、四和三、五“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的發展階段。
從當今已知的文化理論來推證,《易經》文化處在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而哲學文化處在第三階段和第五階段。最終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與第三階段和第五階段將是合並到第六階段的階段,將人類文明推進到全新的更高更完美文化的文明階段。
https://www.biqiuge8.com/book/85256772/8751855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