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論理性之一
論理性。說到理性,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理性”,理性作為人的行為反應,在人類行為和思維中處於什麼職位?“理性”準確地說是人類在應用直觀思維、主觀思維、預判思維、客觀思維、辯證思維、完成思維等多段思維之中,得到的答案、方案、方法等等有利於操作性的有效執行能力。
理性歸於思維發展的有效執行力,是思維主導致行動的有效執行能力。理性來源人類總結智慧的經驗性,記錄智慧的記憶碎片,辯證發展規律等等便於行動的操作手段,目的是為解決人類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矛盾和“認知衝突”,並為此做出明智的判斷,為解決困難、矛盾和“認知衝突”提供正確優質的方法,是人類思想建築的重要支柱。
理性沒有國界,也沒有文化界線,無論東西方,隻要是人類都具有理性思維,隻是不同的意識形態會引導各自不同意誌向有利於自己操作性的方向發展,提供有利自己的、有目的地有效執行能力罷了,其目的都是沉著冷靜理智地處理生活中、社會上遇到的困難、矛盾和“認知衝突”問題。
準確理解理性,理性是精神映射物質的產物,來自於人類的思維發展,是思維在看到事物發展中產生的聯想、判斷、分析、對比、推理、排序、計算、總結、邏輯等等方麵的思維能力和執行能力。理性隻在自我認知階段產生合乎自己利益的有效執行能力,實現“自我意識”下的自信,冷靜地麵對現實的決定,並付諸行動。
總之,理性來源於認知結構,來源於知識積累,來源於自身修養,分多層次,理性有階層,沒有定性。決定理性行動的是思維,思維發展在什麼階段,就決定你有什麼理性,理性不是物質決定精神,理性的決定性有效執行能力來源於思維發展層次,而思維發展層次又分多階段,大致是九個階段。
在正常思維狀態下思維發展進程是起於一,合於二,分於三,立於四,結於五,順於六,離於七,易於八,歸於九,九個階段,之後是歸零,零是絕對思維,是重生階段,重生後起於一,之後是又一循環過程。
起於一是“虛無(精神)”的極點與“物質(存在)”的極限點,在零位置事物的“生死”是重合重生的起點。起於一是思維狀態處在混沌狀態,生死概念統一之中的狀態。人在此時是不知“自我”的狀態。這時的理性沒有決斷力,“生死”概念淡薄,沒有正常思維狀態下的有效執行能力。在原始狀態下沒有“生死”,更沒有“自我”概念。
合於二是事物發展進入倍增發展階段,是數學無盡大階段,事物發展是躍進發展模式。而思維發展則是進入直觀思維和反向思維階段,思維也是跳躍式思維模式,並且在直觀思維和反向思維階段會產生很強的預判思維模式。合於二是預判思維最活躍的階段,因為當思維飛躍發展時對什麼事物都感到好奇,求測預期結果就適合於二思維階段的最大願望,於是占卜產生了。
理性在合於二階段是柔性思維階段。因為思維發展在一階段“生死”合一狀態,而思維發展到二階段,“生死”概念出現分離,生與死是合同存在的概念。生死觀出現各自獨立的意識,生是生、死是死開始在思維發展中站穩腳步。在一階段是生死觀是生死合體,在二階段生死觀是生是生、死是死的統一,各自獨立又二者合同存在。此時人的認知衝突產生天地、乾坤、陰陽、男女概念。男權、陽性概念在產生在強化,陰性、女權被壓製並剝奪。但在合於二階段陰柔思維仍主導思維發展,“認知衝突”仍呈現陰柔之氣,和諧、安全、寬容、母性精神仍是思維發展的最大體現。
思維發展在二階段是“生死”意識合同階段,並且是“死”的意識大於“生”的意識階段。因為思維以直觀思維和反向思維簡單存在,由於受自然環境影響,“死”的環境大於“生”的環境,於是貫徹柔弱、承受、和衷共濟的集中思維模式,便是生存中重要要務。一切求和,追求快速、祥和和集中發展便成了發展中遇到困難、矛盾和“認知衝突”時,有利於操作性的最有效執行能力。。
這時的理性是唯物的,隻尋求天理,認同天理和天命。因為當理性思維進入二階級時,思維隻求“生死”結果,隻看“生死”現實,討厭虛無的精神存在,認可既定“生死”事實,認同人命天定和因果循環,此時物質基礎是決定精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