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南陽城變形記(1 / 2)

“好!”

“喝!”

“小工!!”

戌時剛過,客棧迎來了新一輪的客流量高峰,而思齊已經早早進入夢鄉。

…………

南陽城其城牆取自城西北麵的上靈山,護城河也發源於上靈山,所以自建城以來就有“上靈山庇護南陽城”一說。現如今上靈山唯有六月六日全城百姓可以上山祈福,據說山頂處羊有四角,虎有九尾,花開四季不敗,但現如今南陽城內尚無一人可以登頂。

南陽城建城其實不過兩百年,是由金、梁、吳三大家族攜手共建,他們共同協商了一份較為完備的管理條例,之後吳家帶著大量勞動力加入了建城的隊伍當中。

南陽城的管理體製不像其它城邦一家獨大,南陽城初期執政的是金家——由上靈山的上靈寺住持從城中開城元老“金、梁、吳、楊”四大家族選出的。除了執政家族以外的其它三大家族則共同輔政,這樣一來四大家族可以相互扶持,也可以相互製約。

上靈寺主持在南陽建城初期曾多次強調:“直到城主府被雷劈之前不能擅自易主,逆天者,後果自負。”

金、梁、楊三大家族都屬於佛係家族,對權利沒有太大欲望,在不涉及城邦管理紅線問題的情況下,三者倡導“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唯獨吳家,廣受群眾非議,一是因為吳家是最後參與建城的家族,地位不及前三家,二是吳家太過招搖,恨不得把“吳”這個字繡進衣裳的每一個花紋中,弄得衣裳花裏胡哨的,又是字兒又是虎樣。

當時其實許多人都以為是金家人收買了上靈寺,所以在金家掌權的初期,吳家不顧住持的提醒偏要試圖奪權。無奈政變當天黑雲壓城,漆黑一片,還伴有暴雨。金家先以稻草人占位,在草人軍四周布有多個戰鼓,吳家敲一聲,金家敲兩聲,吳家仿佛陷入了一個迷宮當中,最後吳家因分不清敵我,損失慘重,家主也在政變中墜馬身亡。從那以後吳家便舉家遷出了南陽城,沒了音信,也再無家族有謀權易主的念頭了。

金家在執政中期設立了“參議院”負責裁決涉及南陽城三大家族的事情,以防涉及各家利益時裁決有所偏頗;此外當參議院超半數的執事不同意城主的決策時,城主則需對決定再作考慮,半個月之後才可以再次提出決策。金家執政期間提倡教育優先,將禮義廉恥帶到了南陽各個角落。並且金家根據南陽所處地勢平緩的優勢,大力發展農業,除此之外,南陽還與其他城邦保持著穩定的貿易往來,成為了其他城邦重要的糧食供給商。

不過就在三十八年前,南陽城洪澇頻起,三大家族想盡一切辦法,築堤、澆築鎮水獸,上靈寺的門檻快被踏爛了也沒有成效。就在大家為抗洪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上靈寺住持卻突然親自到金府宣布當政家族由金家改為梁家,這一改任不是因為水患不治,而全因金家小兒子雨天放風箏,導致天雷劈了城主府內的銀杏樹,應了主持當年關於改任的那句話。

就在梁家登位那天,上靈寺住持告訴三大家族:“此後每年除六月六日以外,任何人不可踏足上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