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場,官場 第一章
錦繡“錢”程
中國人見麵後有一句傳統的問候話:“吃飯了嗎?”現在許新潮人物見了麵卻是這樣打招呼:
“嗨,賺100萬沒有?”
“還差一點,你哪?”
“早就超過了。老兄得加油啊!”
南方人談起自己有多少存款或炒股票、做生意賺了多少錢,很隨便,很坦然,甚至以錢多為榮。他們也很喜歡直率地向北方人打問有多少存款,直弄得北方人好不尷尬,吱唔半天也說不出個準確數字。一是存款太少,羞於啟齒,即使說出來人家也不相信,還以為你怕露富不說實話;二是有傳統心裏障礙,家底不願曝光。
近來我們的報紙接連出現關於中國富翁的正麵報導,請看標題:《中國出現超級富翁》、《江西農村出了億萬富翁》、《中國私營企業主百萬富翁逾五千》等等。美國《紐約時報》也湊熱鬧,8月30日有一篇文章,題為《中國企業家到了貪婪的時代》……當有人對歌星的出場費過高議論紛紛的時候,更有人在報紙上理直氣壯地說:“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產生一位報酬百萬元的歌星,那將是民族的驕傲。”從珠海的科技精英到奧運英雄,一個接一個的獎,獎得國人驚詫、振奮,心裏也失去了平靜。
金錢的大潮滾滾而來。成功二錢,誰也不再否認金錢顯示出的這種力量。正如發達國家靠的是經濟實力一樣。如今年輕人找工作,調換工作,第一要看掙錢多少……有正常的欲望,生命才有生氣,社會才有活力。搞活經濟,提髙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就是錢。如果不敢談錢,害怕錢多,國家就不可能強盛一一我們在這方麵的教訓太深了。
但對一個人來說“錦繡前程”不等於“錦繡錢程”,隻有錢未必會“錦繡”。《新民晚報》轉載菲律賓《世界日報》的文章說:“馬來西亞希望趙劍華趕快引退去當教練,每月5000美金,有房子還有汽車司機。因此趙劍華在任何比賽中不可以打冠軍,不然中國就不會放人。”不知此言可靠否?莊曉岩的抱怨卻是可靠的:“太邪乎,架不住啦。有人說莊曉岩那麼老多錢,誰找了她誰合適。我接到128封信,32封是求愛信。我整天擱屋裏貓著,不敢出去,家裏早讓小偷盯上了……好虎也架不住群狼啊。”更不要說為錢害人害己的案件時有發生。
金錢也可以摧毀“錦繡前程”。錢是金造的雙戈,可以殺人。
錢是印刷出來的自由,某些有錢的人卻恰恰失去了許多自由,變成錢的奴仆。不是他們擁有錢,而是錢擁有他們。一暴發戶洋洋得意地說我窮得什麼都沒有,光剩錢了。”也許他說的是實話,以錢為舵的人生之船既容易在商品世界金錢的汪洋大海裏顛覆或迷失,又無法駛進其它領域。
生活豐富多采,每個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和需求。但蕭伯納有名言:“人生有兩種悲劇,其一為欲望難遂,另一為欲望得遂。”
節日何其多
朋女向我提出一個聽來似乎很簡單的問題,我卻沒存答上來,中國一年有多少個節日?
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引進的聖誕節、情人節,再加上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日,我想最多也不過六、七十個,每月平均有四、五個節日足夠了。
朋友大搖其頭:你這是老皇曆了!
光是帶花帶葉、能吃能喝的節日就數不過來:福建山茶花節、上海桃花節、天津月季花節、遼寧閭山賞花節、大連賞槐花節、山東萊陽梨花節、洛陽牡丹花會、河北荷花節。茶葉節有兩個,雲南一個,江蘇一個,還不包括杭州的茶文化節。還有荔枝節、石榴節、葡萄節、金絲小棗節、辣椒節、鴨梨節、蘋果節、山貨節、山楂節、宜昌柑桔節、邵陽盥桔節、美食節、詩酒節、啤灑節、杜康節、紹興黃酒節、豆腐文化節、武漢歡樂購物節、海鮮節全國共有375個節日,平均一天過一個節還有富裕。而這不是最後的標準答案,截至到提出這個問題的那一天是375個,新的節日還在不斷增加。喑爾濱已經搞了冰燈節,長、淳也搞了冰雪節,其他寒冷地區為什麼不可以槁冰川節或冰凍節?山西搞了圍際鋼鑼節,其他地方為什麼不能搞銅鑼節?寧夏搞了國際黃河節,為什麼不能有長江節、珠江節、運河節、黑河節?湖南有煙花節,別的地方也可以搞鞭炮節或二踢腳節……過節好,過節容易。遍地是節,隨時都可過節。
而且大多數節日都冠以“國際”的一一這是一種時尚,沒有外國人參加似乎就規格不夠髙,規模不夠大。有外國人參加似乎就能賺美元,就是一種“大文化”。因為大部分節日是“政府搭台,經濟唱戲”,推銷自己的土特產品,擴大本地區的影響,賺上一筆錢。
這想法本無可厚非。想不到中國的習性是一哄而上,一窩蜂,什麼事都搞成運動。不搞政治運動就搞經濟運動炒房地產運動,下海運動,槁節曰也成了一種運動。社會攤派,企業讚助,大張旗鼓,興師動眾,剪彩、開幕、慶典,大手大腳,大宴賓客,要吃好,住好,玩好一暢遊名勝古跡,收獲好一一接受各種禮品。展銷,交易,報紙、電台大肆宣傳成交了價值多少萬元或多少億元的合同書。從上到下誰都知道這些所謂合同是靠不住,兌現率極低。但誰也不捅破。何必煞風景?一旦形成了運動,是一兩個人的力量所能阻止得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