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場,官場 第十三章(1 / 3)

市場,情場,官場 第十三章

享受會議

人的級別往往取決於會議的級別,隻要看他參加什麼級別的會議,基本上就能斷定他是什麼級別的人物。

會當官的人沒有一個不重視開會的。該他參加的會議你不讓他參加或忘記通知他了,他跟你沒完。開會是一種政治待遇,是政治生命的標誌。

剝奪了某個人參加某種會議的資格,就說明這個人有點不妙了。

作家有職稱,無級別,有人擔任一些社會職務,那多半也是象征性的,安慰性的,不必認真的。我就有那麼個頭銜兒,年要開一次大會,千八百人聚集在一個大賓館裏呆上8—10天。我對大會、長會有一種本能的逃避意識,這頭銜掛了至少有五、六年,卻沒有認真參加過一次會議。

這是有點不像話。一些習慣於開會的人,更是無法理解這種逃會心態,很自然地會猜度我是不是對這個大會有意見?也許是瞧不起這個組織?抑或是神經有毛病?

我實在是沒有什麼意見,一個人怎麼可能對一個龐大的組織和大會有意見或瞧不起呢?如果有電是對自己不滿意。我對這個“高規格的、隆重的”,被稱為“一年一度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非常尊重的。正是出於這種尊重,我想大家心照不宣,彼此照顧,客客氣氣,我不去則大會省事,我也方便,這十來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是得了“厭會症”?還是“恐會症”?十來天是一眨眼的功夫,為什麼我會嫌長?外出旅遊十天不嫌長,出國十天不嫌長隻會嫌短,天天吃飯睡覺不嫌煩,為什麼開十天會就受不了呢?

我找不到說服自己的理由,今年便規規矩矩地去參加會了。一報到先領了一個黑提包,裏麵除去會議文件之外,還有一個精美的筆記本、一支鋼筆、一支圓珠筆、小紀念品,保險公司的會議保險單,服裝公司、鍾表店、眼鏡店贈送的九折優惠卡,還有領帶、襯衣。大會籌備者想得相當周到,如今開會不隻是精神會餐,還有一定的物質收獲。

一位經濟界的朋友見我這副少見多怪的樣子,便教導我說:“你經常逃會是會落後時代的。”“有這麼嚴重?”“開會能體現時代的高度。這種大會是最清廉的了,你猜猜我們公司有一次開會發什麼東西?”

我壯起膽子瞎猜,無非是高檔電器,總不會發輛汽車,發套房子吧?

“你們作家,太缺乏想象力了。我們弄來一車活鱉,俗稱:王八,乃大補之物,市場上百八十元一斤,而且很難買到。工作人員按照到會者的級別高低,把王八也分類排隊,級別髙的王八大,級別,越低得的王八就越小。分活物可比分死物複雜多了。分王八有好幾道工序,先在王八背上貼紙條,紙條上寫著得主的姓名:李主任、張書記、劉經理、王代表‘…-然後再把這些寶貝分裝進兜子。王八一多怎麼管得過來,搞得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大呼小叫:不好了,李主任跑了,快抓住!張書記鑽到床底下去了!哎喲,劉經理咬了我的腳後跟……”

這是對開會的一種創新。既然對會議內容無法進行創造,就在會議的形式和幕後分配上花樣翻新。

我發覺開這種大會是很舒服的,官場得意的人大都擅於享受會議。隻要你沉得住氣,坐穩屁股,皮包一夾,不動腦子,不費力氣,規規矩矩,堅特到底,就是好同誌。而且吃得好一一每人每天隻交元錢夥食費,早晨有牛奶雞蛋,中午晚上六菜一湯。睡得好在高檔賓館裏,高枕無憂。看得好―每天晚上都有電影或文藝演出。說得好一一會開會的人熟練地駕馭會議語言,說正確的話,慢條斯理,循規蹈矩。滔滔不絕的廢話、空話、套話,中國語言經過這樣一番排列組合,變得最沒有味道,比噪音還難以令人忍受。使聽會的人智商變低,然而發言者卻不是傻子。另一種人,心裏有火氣,或自以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便慷慨激昂,逞口舌之快。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也荽說。說出來心裏就痛快了,有助於安定團結。

見了熟人招招手,見了朋友握握手,需要的時候舉舉手,多麼輕鬆。我決心堅持到底,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隻堅持了兩天又溜號了。原因是:這麼好的會怕上癮,成了“開會作家”。

當今罵壇

當今這個熱鬧非凡的世界有足壇、泳壇、文壇、歌壇、影壇、棋壇、曲壇、劇壇、騸壇,還有一個罵壇。這個壇那個壇,似乎都離不開罵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