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我有什麼建議,鑒於他的前列腺不太好,尿頻、尿急,我建議他口袋裏多帶零錢,單人上街不要帶大包,不可采購東西過多。因為車站、碼頭、大商場、遊樂場等許多人越多、外地人越多、背包的提兜的人越多的地方的廁所,都收費。而且隻管要錢不管存包。你如果帶個大包,掏錢的時候得把包放下,交完錢再背起來,進了廁所又怎麼方便呢?這麼費勁,這麼麻煩,有尿頻、尿急症的人受得了嗎?如果隻帶一個輕便的長帶小包,必要時可掛在脖子上或用牙咬住,騰出兩隻手幫助自己,豈不方便?
老先生從南方回來後特意打電話向我道謝:“唯你的建議最實惠,一出去才知道自己真的老了。羅森柏說人老了有四個步驟:忘了別人的名字,忘了別人的麵貌,忘了把拉練拉上來,忘了把拉練拉下去。我原以為自己剛到第一步,進了幾次收費廁所突然達到了第三步。”
花錢買“方便”,據說不在“亂收費”之列。根據有三:
外國有收費的厠所“外國”這兩個字是很厲害的,一打出這張招牌仿佛就能堵住許多人的嘴。當今的時髦青年喜歡一首順口溜:“吸鬼子煙,喝威士忌,得艾滋病,繡外國蜜。”連得外國的不治之症都是一種時髦、一種與眾不同的高級標誌,還有什麼外國的東西不能學、不該學呢?我未周遊過世界,出國時也未專門考察過廁所,不敢斷定,外國沒有收費的廁所。就我所見過的外國一些高級酒店和娛樂場所裏的厠所,雖然光可鑒人,有點廁大欺客的味道,但廁所裏的侍者態度則極為熱情周到,為方便者開水喉、調水溫、遞香皂、送消毒毛巾。盡管如此,也隻是收小費,而不是規定。小費者你可給可不給。收費者你必須給。在大街上、機場、碼頭上的公廁,從來沒有碰上要錢的。更不會像中國有這麼多公廁一窩蜂地收費。這是中國特色,不必非得攀扯外國人。
收費是為了管好廁所“管”一一是真的,廁所旁專設一小屋是給收費人坐的,一人管收錢。一人管發便紙,還有的再設一個人守門。實在是一種擴大就業的辦法。“好”一則未必,許多收費的廁所裏該髒的還是髒,該臭的還是臭。收費者的臉色、態度也和廁所十分相稱。人都有個習慣,在“方便”的時候不喜歡被人“管”,所謂“管天管地,管不著拉屎放屁”。除非是大小便不能自理者。而收費廁所也不會為這種人提供特殊服務。
糞便很髒,汙染環境,廁所為你提供方便,你就應該交錢在小學生的課本裏就講解了糞便如何髒同時它又能肥地和養育莊镓。現代人們不是已經開始厭惡化肥,而喜歡吃上自然糞便種出的糧食、蔬菜和瓜果嗎?我們是農業大國,是十分珍借糞便的。前些年常見有些大廁所的尿池裏擺著一排塑料楠,牆上貼荇紙條:“謝謝,請將尿撒到楠裏。”近兩年東南亞一些國家盛行喝尿,據說“尿液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強身健體,延緩衰老,治療某些疾病有奇效如此等等,收費者以糞便髒為由向“方便”者要錢,“方便”者能夠以糞便佐錢為由向廁所收費嗎?
如今收費的事情很多,抬腳動步就得花錢。既花了錢就是“上帝”,理直氣壯地要求得到應該得到的方便,而不是相反。
——這方麵為什麼不學習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