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時光荏苒。
一眨眼便是半載時光消逝,前去治理水患的太孫殿下卻無半點消息傳來,這不由令人心生不安。
徐州居南北水陸之要,三洪之險聞於下,凡江淮以來之貢賦及四夷之物上於京者,悉由於此,千艘萬舸,晝夜罔息。
國家運道,全賴黃河,河從東注,下徐、邳,會淮入海,則運道通,河從北決,徐、淮之流淺阻,則運道塞。
故而徐州漕運乃是咽喉命脈所關,是溝通南北運河的樞紐,對它的治理和控製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今徐州段漕運癱瘓已半載有餘,皇太孫率二十萬征夫刑徒親自前去疏浚漕運,卻是不見半點效果,這就很是尷尬了。
畢竟當初人心惶惶之際,這位太孫殿下主動請纓,前去疏浚漕運,但是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卻是不見半點動靜。
難道這位太孫殿下,真是去旅遊度假的?
加之漕運沒有疏通,專為疏浚漕運籌措的錢糧倒是征集了不少,整個江南乃至南方各大富庶之地,盡皆被他軟硬兼施地薅了個幹淨,以致於朝野上下謠言四起,漸漸認為這位皇太孫是打著疏浚漕運的名頭,行攫取民利之事。
畢竟拿錢拿糧不辦事兒,這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吧?
但礙於睚眥必報皇太孫的凶名在外,至今無人敢上奏彈劾,不過這位殿下的名聲可是因此一片狼藉,不知多少富商巨賈暗地裏咒罵他的不仁不義。
這半年以來,監國太子爺一邊勞心勞力地處理國政,一邊還要為太孫殿下擦屁股,不知頭疼到了什麼地步,偏偏那位殿下還沒有半點自覺,依舊我行我素地大肆征集錢糧。
對此太子爺感到十分費解,而今國庫靠著售賣仙丹,可以是前所未有的充盈,即便朝廷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但疏浚漕運完全可以由國庫撥出錢糧支撐,根本不用向那些富商巨賈征集錢糧。
但這個王八蛋卻偏偏不要朝廷撥款,除卻半年之前撥了一筆款項後,便全靠這些富商巨賈養著二十萬征夫刑徒,以致於落得個聲名狼藉的地步。
生性仁厚的太子殿下,不能理解愛子的所作所為,但出於對愛子的信任,他選擇了無條件支持這個王八蛋,為此多次出手引導輿論,在大明日報上刊載一些漕運疏浚進度,這才總算是暫時遏製了那些不利言論。
但滿朝文武都清楚,加在這位太子爺肩膀上的擔子,非但沒有減少半分,還因那位太孫殿下的恣意妄為加重了幾分!
若是再有幾月,那位太孫殿下還拿不出來任何顯眼的功績,那不但他自己作得聲名狼藉,連帶著這位監國太子爺的賢名也會受損!
形勢逼人,人心浮動啊!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最先坐不住之人,反倒是稱病不出的太祖爺。
這位殺伐果斷的開國大帝,悍然出手整治了一些被皇太孫強行薅了羊毛的富商巨賈,不但將其族人抄家流放,還將其所有家產悉數充公,大有一副“斬草除根”的架勢。
在太祖爺與皇太孫的默契配合之下,民間富人盡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稍微聽到些風吹草動便立馬老老實實地捐款捐糧,唯恐成為下一個倒黴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