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過去和現在的人生故事告訴我,

把你的苦難和幸福告訴我,

把你的成功和失敗告訴我!

因為――我們是時代的標本,

我們是一代苦難的風流。

我們走過漫長的風雪迷蒙的冬季,

我們的青春留在了無花的季節。

然而我們畢竟走過來了。

在那充滿泥濘的路上,

我們攙扶而行,

留下一行行深深的足跡。”

現在我要對親愛的讀者說,請你看一看我們的故事吧,關望一下我們這群在曆史上漸去漸遠的身影!

從1968年12月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指示、全國出現上山下鄉的高潮算起,已經四十年了。當年的知青遂漸走下曆史的舞台,懷舊的情節,讓我們再一次走回人生的起點。跟隨戰友們的腳步,我也回到了我當年下鄉的位於大小興安嶺交界的大山褶皺裏的那個小山村,我要尋找寫滿我們愛情的那片白樺林,尋找那埋在白樺林中我的戰友的墓碑。很可惜,那片白樺林已開成了大豆地,墓碑早已蕩然無存了。我把從地邊采來的一束鮮花放在那片地裏,點燃了從城裏帶來的黃紙,我叨念著心中的祭辭,眼淚流在臉上,滴落在地上。那黃紙化成紅色的火苗,舞動著向天上飛旋,又化作黑色的蝴蝶,飛向遙遠的天際。

回來的路上我們都沉默著,我耳邊聽起了樸樹的那首憂傷的《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 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 村莊依然安祥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有一天戰火燒到家鄉,

小夥子拿起槍奔赴邊疆……

我想,我們――當年的知青何償不是因為戰火要燒到邊疆,勇敢地奔赴黑龍江,走進白樺林。我們獻出了青春,許多戰友獻出了生命!當年的2000多萬年青人義無反顧地從城市奔向農村邊疆,那是人類從未有過的大移民!你想一下,如果這2000多萬年青人在城裏不斷地折騰下去,中國會是什麼樣子?大學停辦了,誰能在城裏給2000萬的我們找到飯碗!我們是懷著崇高的理想走的,我們的出走,為共和國承擔了巨大的困難!然而一代人負出了青春和生命的代價!我們真的是不該被忘記的。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我來。

那就是這本書。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