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十常侍的末日(3 / 3)

“具體名單如下:其一,涉及到少府監、中尚署令、左尚署令、右尚署令、織染署令、掌冶令、諸冶監令、諸鑄錢監、互市監等十一個官職由太後自行任命。”

“其二,協助陛下處理朝政、監察官員的禦史中丞、侍禦史等十六個官職交給了清流士人。”

“鄭泰剛正不阿,反對我招董卓進京,就丟棄待禦史的官職,離我而去,我打算重新任命他為待禦史,監察朝堂百官。”

“雖說蔡邕是劉協的老師,但是他人望頗高,我安排他擔任侍中一職,增加何氏在朝堂上的威望。”

“荀攸、種輯、何顒等人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是我的重要謀士,我打算把他們安排到朝堂的太仆、鴻臚、廷尉,架空太傅袁隗的重要盟友司徒楊彪。”

“王允是並州王氏家主,他文韜武略無不精通,且對十常侍嫉惡如仇,我打算把他安排到河南尹,負責京都的民政。”

“尚書盧植,海內大儒,文武雙全,平定黃巾叛亂有功,曾上陳用良、原禁、禦癘、備寇、修體、尊堯、禦下、散利等八策,性格剛毅,跟十常侍的死敵,是我們的重要盟友,我打算上表加封他為涿候,請太後賜字文忠公,以宣揚他的殊榮。”

“原河南朱儁,文武兼備,討伐黃巾有功,任職河內太守,擊退黑山賊張燕的抄略,我打算提升他為衛尉,取代太傅袁隗的親家張溫。”

“其三,三公之位交給劉氏宗親,太尉劉虞在幽州,讓他卸掉幽州牧,快速回京主持宗正之職。”

“司空劉弘在京,可封關內侯,加以籠絡。”

“我要罷免司徒丁宮,任命青州刺史太史慈的嶽父劉寵為司徒,這樣可以拉攏到青州刺史太史慈、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劉繇三人的支持。”

“這些日子,京城到處在宣揚青州刺史太史慈的新五德終始說,等小女何琳嫁過去,得到新五德終始說的傳承,我們何氏一族就可以比肩袁氏、楊氏這種世家門閥了。”

“其四,袁紹、袁術及其門客要小心處理,我打算封袁紹為祁縣侯,封袁術為汝陽縣侯,任命他們為光祿大夫,讓他們領著一群清流去針砭時弊。”

“董卓是個大麻煩,我派人探查過,他在河東訓練了一支五千飛熊軍和兩萬西涼鐵騎。”

“他還跟匈奴、湟中羌胡各部交好,一旦起兵造反,可動員的羌胡超過十五萬,關中、西涼、北並州將不複朝廷所有,洛陽也將在他的兵鋒之下。”

“為此,我準備了兩套策略,要麼是讓董卓單獨進京,找個理由將其處斬,利用錢糧布帛收下收買他的部下,為我所用。”

“要麼我準備封他做金城縣候,派他去做涼州刺史,承諾免除涼州五年賦稅,大小官員可自行任命,隻需向朝廷報備即可。”

“唯一的要求就是,徹底平定涼州叛亂,重設西域都護府,重啟絲綢之路,過往商稅三成上繳朝廷。”

“我還計劃提拔他的弟弟奉車都尉董旻為西中郎將,讓董氏一族光耀門楣。”

“現在,京都有洛陽北軍(即左右羽林衛)、西園八校、三河五校共三萬二千人,加上駐紮在京兆的皇甫嵩南軍三萬三千人,總計六萬五千人。”

“這些人有的還被袁氏一族掌握,想要幹掉董卓有些困難,哪怕是調集丁原的三萬並州騎兵,也會損失慘重。”

“張溫曾告訴我,董卓有尾大不掉的趨勢,先帝也曾下旨剝奪他的兵權。”

“可惜,這個武夫把軍隊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堅決不交出兵權,十常侍也私下向先帝進言反對,這才不了了之。”

“我經過計算後,才發現要對董卓徐徐圖之,選擇暫時安撫。”

“所以,我準備封丁原為晉陽候,出任並州刺史,分化利誘河套地區的羌胡,並在三年內訓練出一支強軍,彙合幽州刺史公孫瓚的白馬騎兵剿滅董卓。”

“其五,劉焉心懷叵測,想在益州割據一方,我打算讓他出任交州刺史,讓我的兒子何鹹出任益州刺史,這樣也為何氏留下退路。”

“冀州富饒,我打算讓劉氏宗親劉圭出任冀州刺史。”

“豫州富庶,我打算讓劉氏宗親劉輝出任豫州刺史,順便惡心一下汝南袁氏。”

“徐州刺史就交給劉氏宗親劉豫。”

“這樣,荊州有劉表,大漢十三州劉氏宗親占七個,武人占三個,何氏一族占兩個,朝堂可以安穩個三五年。”

何太後聽完何進的計劃,沉思一會兒,才悠悠說道。

“哥哥,這份奏章就按你說的來!”

“不過,我也建議你多聽聽仙人的看法,這幾天他說了很多新看法,我比較認同。”

何進點點頭,向她躬身一禮,就施然離開。

隔壁宮殿,葉楓躺在榻上聽蔡邕吹奏柯亭笛,奇聲獨絕,宛轉悠揚。

忽聞何進拜訪,也就坐直身子,等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