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我要開始搖人了(1 / 3)

箕關,位於洛陽西北57公裏處的王屋山與中條山交彙處。

征西將軍曹操正率領數千殘兵駐守在此。

葉楓駕著飛劍,停在300米的高空,俯視燈火通明的軍營大帳。

他從空間背包拿出牛肉、火腿、白麵饅頭等食物,分給何太後、劉辯、唐姬等人。

讓她們先解決晚飯,再決定是否去見曹操。

葉楓喝完一罐飲料,對著眾人說出了石破天驚的一番話。

“我想明白了,這場軍事政變,是預謀已久。”

他頓了頓,看看幾人,向他們娓娓道來。

“首先,征討白波失利,就是敵人在剪除我們的軍事武裝。”

“其次,大將軍遇刺身亡死,更是政變實施的信號。”

“那些叛亂家兵第一時間趕往武庫,奪取梯子就開始攻打皇宮。”

“還有亂民燒殺搶掠,製造混亂,延遲城門校尉帶兵支援皇宮。”

“前校尉吳匡、後校尉張璋去長樂觀調兵平叛,卻被越騎校尉伍孚、北軍中候周毖阻止。”

“雙方更是打得不可開交,這就給了涼州騎兵趁機突襲的機會。”

“內有叛軍作亂,外有奸細掣肘,皇宮的陷落陷落隻是時間問題。”

“哪怕是我和忠於陛下的家兵消滅了洛陽城內的叛亂,城外兩萬多涼州鐵騎也是我們無法阻擋的。”

“這就出現了疑點,董卓是如何悄無聲息突破重重阻攔,來到洛陽的?”

“要知道,大將軍何進派了一支騎兵商隊,監視董卓的涼州兵馬通過陳倉城,進入涼州地界。”

“在長安,更有蓋勳的一萬南軍駐守。”

“再往東,潼關同樣有三千南軍駐守。”

“潼關東麵的弘農城,更是有七千南軍駐守。”

“那怕是函穀關,也有大將軍的心腹何廷率領六千北軍駐守。”

“隻要任何一處地方遭遇襲擊,都會有信使向洛陽求援。”

“可是,這些信息都被封鎖,完全把大將軍等人蒙在鼓裏。”

“想一想,誰有如此大的手筆,才會辦成這樣的事?”

“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弘農楊氏,關西士族的地頭蛇,袁隗的重要盟友。”

“隻有他們,才可以完成這種操作。”

“護羌校尉楊瓚,是楊閥的族人,被大將軍罷免,閑賦在長安。”

“建章校尉楊輝,也是楊閥的族人,原是南軍建章營主帥,被大將軍免職,住在弘農城。”

“這兩人都是南軍將領,在軍中有一定威望。”

“若是他們配合了董卓的行動,這就可能解釋得通。”

“我可以假設,當董卓折軍返回長安,在楊閥的配合下,奪取了長安、通關、弘農三座重鎮,剩下的也就是函穀關的六千北軍。”

“倘若有一支官員的家兵以犒勞的名義,從東麵的洛陽城進入函穀關,董卓的飛熊軍再突然出現在西麵。”

“裏應外合之下,完全可以將函穀關守軍一舉殲滅。”

“這樣,涼州騎兵就可以源源不斷東進洛陽。”

“再加上有內應叛軍拖延時間,洛陽的陷落就是必然。”

何太後聞言,不由歎了口氣,想到了某些事情又恨得牙癢癢。

“真沒想到,楊彪居然會背叛哀家。”

“更可氣的是,董承這個餘孽。”

“哀家心存仁慈,放了他一馬!”

“他卻勾結董卓,要篡奪辯兒的皇位,這是死有餘辜。”

葉楓點點頭,咬了一口牛肉,繼續說道。

“不光是董承,其他文武百官在這次政變中扮演什麼角色,我也能猜到一二。”

“太傅袁隗,袁閥家主,有足夠能力掌控朝堂動態。”

“他要是不知道董卓會來洛陽,我都會嗤之以鼻。”

“大將軍被刺殺,洛陽叛亂四起,他手下要是沒有私兵,會被我笑掉大牙。”

“可是,袁閥在這場叛亂中做了什麼?”

“他府上大門緊閉,居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來支援皇宮。”

“等董卓打破西門、南門,去府上拜訪他,這才帶著家丁出現在北宮廣場。”

“董承逼迫陛下退位,他是怎麼表態的?”

“他竟然和文武百官同意了陛下退位。”

“我在追殺董卓時,他又在做什麼?”

“他的家丁竟然跟飛熊軍一起攻擊羽林衛,數百忠心耿耿的衛士喋血北宮,令人心痛。”

“當董卓率兵退走,他和文武百官也逃離北宮廣場。”

“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董承、董卓都是他推出來的白手套。”

“朝廷上,正是他和楊彪聯手,才隔離了信使的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