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高利貸(1 / 2)

陳辭在洪仁家的引領下,回到住處。父親一走,還留下兩萬餘兩銀子的債務,這是他始料未及的,不過他還不放在心上。當務之急,是掌控玄信署。

當年,梁太祖突發奇想,想要用玄學之道,在全國各地設立特殊裝置,實現全國信息的實時互通。他設立玄信署的目的就在於此。隻是幾十年來,朝廷和玄信署陳家在此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後,沒有任何效果,此事就漸漸沉下去了,玄信署徹底成了毫無用處的閑雜部門,隻是仗著告天柱,無人敢撤,當今皇帝也是捏著鼻子,每年給五千兩銀子撥款了事,平素從不當它存在。

雖然陳承瀾已經將官位傳給陳辭,但讓玄信署眾人能聽從他,可就看陳辭自己的本事。陳辭現在不過十二歲,若想光憑自己壓服玄信署眾人,談何容易,而他的父親陳承瀾竟然走得毫不拖泥帶水,他眼下能指望的,隻有賈家了。

賈家雖然日薄西山,但一門雙公的威望還是不容小覷,他若以賈家外孫身份出現,玄信署眾人必然高看一眼,不敢過於糊弄自己。

想到這裏,陳辭便決定,盡快去賈家認親!

想到這裏,他喚來周旺,“周管家,你在賈府還有認識的老人嗎?”

周旺躬身道:“奴才認識幾個賈府管事,當年姑奶奶沒出嫁時,與他們頗有些交情!”

陳辭點點頭,他說道:“你把我的拜帖遞到賈府,三日後拜訪!再聯係一下你認識的賈府管事,吹吹風!”

“是!”,周旺躬身退去。

陳辭凝神又道:“洪管家,老爺在署裏,可有信得過之人?”

洪管家想了想道:“少爺,按朝廷律令,署裏應有正六品署令一人,署令有正七品左右署丞二人,正八品典事四人,從八品掌固四人,正九品奉事郎八人,從九品從事郎八人,共計官員二十九人,以及吏員,辦事若幹。但實際上,因為經費不足,再加上經常拖欠,目前為止,署裏僅有右署丞一人,典事一人,奉事郎一人,以及一些吏員而已。”

陳辭點點頭。

“先說這位右署丞,名叫周暉,乃是戶部侍郎周陽之子侄,平日裏雖然仗著叔父,對老爺多有不敬,但老爺為了能夠足額及時得到俸祿,不得不忍耐!再說現在唯一的典事陳嶽,是咱們陳家族人,是少爺堂叔,他曾有意過繼兒子給老爺。奉事郎叫鄭懷,是老爺提拔的人,對玄信多少有些研究。據老爺說,玄信署整個玄信研究,隻有他帶著一些吏員在研究玄信了。”

陳辭點點頭,洪管家的說辭與陳辭打聽的大體一致。

“洪管家,你跟老爺這麼久,你認為,玄信署當務之急,該幹什麼?”,陳辭又問道。

“少爺,請恕老奴多嘴,玄信署也好,府裏也罷,現在最緊要之事,隻有一樣,錢!”,洪管家偷看陳辭一眼,看他麵無表情,於是又道:“家裏老爺走時,欠下兩萬餘兩的債務,署裏官員已經三月未得俸祿,若是有心人挑撥,恐生變故啊!”

陳辭緊皺眉頭,“右署丞不是戶部侍郎的侄子麼,怎會拖欠俸祿?”

“倒不是戶部拖欠,而是老爺動用俸銀購置一套法器,號稱能夠發出和接收玄信,但最後證明,被騙了!若是此事被揭發,恐怕很難辦啊!”

“竟有此事?”,陳辭驚異問道:“那套法器是何人所售,果真一點也不好使?”

“少爺,當時演示時候,很多人在場,確實做到玄信收發,令人稱奇,所以老爺才拍板買下,除了動用署裏一年的俸祿,還有府裏曆年積蓄九萬多兩,湊成十萬兩!否則老爺爺不會為了修煉,二萬兩也拿不出來!但是,等法器到手,就不好使了,而出售法器之人,也已經逃遁,不知所蹤!”,洪管家氣憤說道。

“那套法器叫什麼名字,具體什麼樣子的?”,陳辭問道。

“哦,老奴看過,就是幾十個二尺見方的小箱子,裏麵裝的什麼無人知曉。當時販售者不讓打開,說打開之後不好使了,他們不負責。百步之內,在二尺小箱子上麵寫字,另外指定的小箱子正麵就會顯露出來這些字,當時可是屢試不爽的!”

陳辭沉吟半天,“哪些小箱子可在,是否拆卸?”

“都在倉庫裏麵放著,也沒拆開,老爺還指望能找到販售者,看看是不是署裏操作不對呢。”,洪管家說道。

“肯定是操作不對!如此法器,豈是一般人能操作的了得的?等幾日我親自去看一下!”,陳辭斬釘截鐵說道。

洪管家眨了眨眼睛,既然陳辭確定不是被騙,他隻好當做真的是底下人不會操作了,“少爺說得是,底下人少些,不懂也是可能的。”

陳辭正要說話,就見引泉慌裏慌張跑了進來,“少爺,胡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