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 危機(1 / 2)

16章 危機

16章 危機

五分鍾後,帕爾斯勃然大怒,但顯示屏上那位美國海軍總司令同樣情緒激動:“部長先生,我可以向您保證,那一帶水域沒有我們的戰略核潛艇,也沒有航空母艦,甚至連一艘掛美國海軍軍旗的補給船也沒有!我剛才重新核實了一下,美國海軍所有搭載彈道導彈的艦船都在指定位置,沒有任何人做出任何違規的事情。而且,我必須提醒您一個基本的常識,沒有總統的頂級密碼授權,我們的潛艇根本無法發射彈道導彈。”

參與這次視頻會議的美國總統梅隆開口了:“先生們,會不會是空軍那邊出了問題?”

帕爾斯搖頭:“三叉戟Ⅱ隻有海基發射型號,空軍和陸軍都沒有裝備這種武器,隻有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才有.”他的目光突然變得深沉,仿佛陷入某種宗教式的冥想。最後國防部長的表情恢複了正常,他向海軍司令道:“我需要時間查清這事,過會兒我再聯係你。”

海軍司令那邊切斷通訊信號後,屏幕上隻剩下梅隆,美國總統盯著國防部長,臉上有一絲狡黠:“帕爾斯,你是不是想起了什麼?”

帕爾斯放低聲音:“總統先生,你還記得阿拉斯加號嗎?”

“阿拉斯加號核潛艇?當然,我今天早上才親自和艦長通過話,可這艘潛艇遠在波斯灣,怎麼可能——”

國防部長不耐煩地打斷了總統:“比爾,我說的是十五年前,十五年前的阿拉斯加號,編號SSBN744。”

梅隆剩下的話全部噎在喉嚨裏,這組編號像一個電燈開關,瞬間打開了他腦海中一段並不愉快的回憶。

那時候,他還沒有當上總統,隻是一名參議員,帕爾斯也隻是海軍部的一名技術顧問。作為美國國家戰略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俄亥俄級核潛艇總共造了18艘,這種龐然大物排水量一萬八千噸,艦上搭載24枚三叉戟II彈道導彈,這些導彈總共帶有336個分彈頭,每艘俄亥俄核潛艇擁有的打擊力量足以在半小時內將敵國三百座城市夷為平地。

阿拉斯加號是最後一艘出廠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海軍編號SSBN744,這艘潛艇正式服役後不到一個月就在太平洋西部海域失蹤。經過衛星和空軍反複核實,該船在失蹤前沒有任何受到攻擊的征兆,海軍司令部隻能歸咎於故障失事,阿拉斯加號潛艇和它所攜帶的核導彈全部沉入太平洋西部的海溝中,那裏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包括美國在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從那樣深的地方撈起這艘沉船。

但這樁事故發生得很不是時候,正巧遇上國會議員們大肆呼籲削減軍費開支,如果這事捅出來不但國防部會飽受抨擊,美國海軍的聲望會受損,通用動力公司造船廠也會有很多人被砸飯碗,國防部與當時的總統商議之後決定將此事壓下,很快一艘新訂的俄亥俄級潛艇在通用公司加班加點的努力下再度出廠,它冒名頂替了原來的阿拉斯加號,海軍編號同樣是SSBN744。新阿拉斯加號造價二十億美元,但與每年近萬億的軍費相比,這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筆。

花20億美元保住美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形象,這賬怎麼算都值。當時的梅隆是總統派來處理此事的特派聯絡員,而國防部方麵的接頭人正是帕爾斯。

梅隆用力把肺裏的空氣呼出去,他盯住屏幕上的國防部長,想從對方眼神裏找到一絲線索:“有人找到了阿拉斯加號?是露國人,還是中國人?”政客的敏銳讓他立即想到另一個關鍵:“告訴我,那三枚導彈攻擊的目標是哪裏?”

帕爾斯低頭看了一眼筆記本屏幕上剛從戰略空軍司令部發來的信息:“那三枚導彈的軌跡始終垂直向上,目前已超越衛星近地軌道,但仍沒有掉頭跡象,因此無法預測它們的攻擊地點。”

洲際導彈導彈飛出大氣層後會拋掉火箭助推器,調整修正角度後埋頭向下衝向預定打擊點,最多接近目標點時會利用小型矢量助推器稍作微調。彈道導彈從地表升空後到達打擊地點的飛行軌跡通常是一個圓弧,預警衛星探測到飛行軌跡的前半段隻能算出導彈大概會攻擊哪一塊大陸,當導彈抵達最高點開始掉頭俯衝後,計算機才可以精確判斷它的預定打擊地點。

超越衛星近地軌道意味著已經離開地表五百公裏,大多數以地麵為攻擊目標的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多不超過一百公裏,這三枚導彈是準備離開地球嗎?梅隆不是技術人員,他隻能從政治家的角度去考慮各種可能性:“我現在命令,陸海空三軍所有核武器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一旦這三枚導彈攻擊美國領土,我將毫不猶豫地下令反擊。”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