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章 協商(下)
513章 協商(下)
前排一位站起來的中年男子打斷了薛世傑的思緒,這位體型壯碩的中年男子姓劉,原先是哈爾濱法院的一位助理審判員,性格溫爾文雅,做事也極富條理性,但今天不知怎麼臉上卻是一副激動不已的樣子。
“東郊有大型基建設施正準備開工,我們多方打聽後才知道,薛軍長準備接受互助會的技術援助,要在哈爾濱近郊修建核反應堆?”劉代表的語氣低沉有力,語音中的輕重抑揚拿捏得恰到好處,和他第一次見到薛世傑時說話都不怎麼利索的模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可見繁重的政治工作,確實能夠迅速鍛煉人的社會能力。
“對,是有此事。”薛世傑點點頭。他沒有走上主席台的專座,就在會場走廊上回答道:“有了這座反應堆,整座城市的電力供應將恢複到戰前水準,還能有足夠的電力輸出到即將建成的南郊無土水栽種植基地,這樣我們可以保證至少五百萬人的基本主糧需求。”
“可是,人民代表大會對核反應堆的安全細節尚存疑慮。眾所周知,互助會的技術都是神神秘秘的,我們不知道這種反應堆的技術細節,也無法預估這種核反應堆萬一發生事故之後會對周邊地區產生何種影響。”
薛世傑愣住了,他這才發現,會場中有不少代表正在用一種陌生的眼光看著自己。“可是,我們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電力,不是嗎?”
“但是,人民代表大會認為,哈爾濱城的安全同樣重要。”劉代表大聲道。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代表站了起來:“這事情從開始到現在,都是薛軍長和李指揮拍板決定的。如果是軍事上的決議,人民代表大會沒有任何意見。但這事關係到哈爾濱城百萬民眾的福祉問題,核電站的選址又在哈爾濱城外,整個過程把人民代表大會排斥在外,是不是有違我們當初建立人民代表大會的初衷?這樣的決定,是否具有合法性,又是否代表了冰城民眾的意向?”
薛世傑抿緊了嘴唇,他沒有想到,來自內部的挑戰會這樣快就降臨。
他看了一眼大家,拿起前排座位上的一個麥克風:“互助會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在馬紹爾群島和哈薩克斯坦已建成總共六座,迄今為止沒有出現任何惡性事故。這難道不能證明他們的技術實力嗎?”
“這些反應堆的建成時間都太短,最長的也沒有超過半年。從技術上來說,是不是有點缺乏說服力?”一位電力係統的工程師代表謹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麼,人民代表大會的意思是停建反應堆嗎?”薛世傑的目光掃過會場中所有人。從這些人臉上,他看到了憤怒、決然和猶豫。
也許,反應堆的安全性隻是個借口。他們真正不滿意的是,這事從頭到尾把人民代表大會拋在了圈外。
“薛軍長,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希望能享受到充足的電力供應。”劉代表注視著薛世傑,一點也沒有往常的恭敬神態:“但是,這城市裏的其他人並不都和我一樣。根據人民代表大會的隨機民意抽查,城內大多數民眾並不希望哈爾濱東郊出現一座風險指數難以評估的大功率核反應堆。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群眾同意削減日常生活用電,以此保障我們的工業建設用電,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都表示,我們根本不需要互助會的反應堆。”
薛世傑皺起了眉頭,聲音不知不覺提高了一些:“如果這樣的話,無土水栽種植基地也不得不延期,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會讓我們今年冬天就可能麵臨糧食危機。我們現在的儲糧還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這之後,我們該怎麼辦?難道,非要等到無米下鍋的時候,才考慮糧食問題?”
剛才那位白發老代表站了出來:“糧食問題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我們不一定非得依靠互助會的核反應堆和無土水栽技術。東北戰事已漸趨平息,露軍無力再度發動大規模反擊,隻能縮守莫斯科所在的東歐平原苟延殘喘,整個西伯利亞即將落入互助會掌控也是不爭的事實,這意味著亞洲地區的戰火衝突還會持續燃燒很長一段時間。而這當中,就有我們的機會。”
薛世傑哦了一聲,好奇地望著那位老代表,順勢在前排坐了下來。
“根據我的觀察和分析,互助會的軍用武器係統既有電磁彈射兵器,也有傳統的熱兵器彈藥。他們有機器人,有核反應堆,還有那種噴藍光的飛行器,但是,他們沒有傳統基礎軍工產業鏈。據我所知,互助會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向外采購步槍彈藥和高爆榴彈,和他們做軍火生意的不僅有廣州政府,甚至還包括了十幾家國際軍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