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琴弦(2 / 3)

“吳剛號現在就是關押它的囚籠,哪有讓犯人自己改修監獄的道理?”盧長安評價道。

“那就是說,隻有兩種選擇,要麼造新船,要麼上昆侖號了?”安秉臣掃了一眼在出席這次會議的所有執事。

“速烈人的啞鈴型飛船長三千兩百米,比我們的昆侖號大得多,估計噸位比起昆侖號來也隻大不小。我看,就拿昆侖號的數據給它吧。隻可惜,這昆侖號才改裝好沒多久,現在又要連番折騰,潘船長估計得抱怨發牢騷了。”沈莉說話的同時,安秉臣和所有執事麵前的全息界麵上都出現了兩艘飛船的三維結構圖。

“信息部這邊有個提議。”田建明抬起頭來:“改造昆侖號動力引擎的同時,工程部也應該組織人手對速烈人的飛船殘骸進行詳細分析和研究。通過兩者之間的對比,我們也許可以進一步核實那位俘虜向我們提供的技術是否可靠,以便排除細節上可能存在的隱患,最大限度保證昆侖號的安全。”

田建明的話充滿了含糊暗示的意味,但所有人立刻聽明白了。和李均一樣,田建明也不怎麼相信那位身兼福音傳遞者和能量線理論大師的速烈俘虜。

“速烈人說了,造出引擎隻需要三天,加上昆侖號改裝和地麵測試最多兩周。到時候,我們先看看事實,再作定論吧。”安秉臣以最後的發言結束了這場會議。老實說,他不相信,在如此嚴密的控製下,那位速烈人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如果,速烈人承諾的這種引擎技術真是老鼠夾上的一塊奶酪的話,這塊奶酪未免也太大了點,大到完全值得互助會傾盡全力一搏。

昆侖號的船長潘正平並沒有像沈莉預言的那樣抱怨發牢騷,相反,他一直寸步不離地陪著工程部的技術人員們出沒於施工現場,自始自終都在配合專家工作,態度甚至是畢恭畢敬。

出於安全方麵的考慮,昆侖號沒有在盤古基地船塢內進行改裝,而是轉調到月球前哨基地,靜靜停泊在一座百公裏直徑的環形山口中央。

這趟月球之旅已經不是昆侖號的首次太空航行,自從上次改裝結束後,它已經在近地軌道上往返來回了五次。三十六台電離子引擎成功幫助這艘重達九十八萬噸的巨艦掙脫地球引力升入太空,雖然速度談不上有多快,但能穩定升空能安全降落,這本身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速烈人提供的能量線引擎可以正常運作,那昆侖號就是互助會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超光速星際飛船。而潘正平自己,也將成為人類第一艘超光速飛船的船長。

第一位發現火的原始人,第一位造出車輪的古人早已無法考證,但作為第一位超光速飛船的船長,他的名字必將永載青史。本著這一神聖而光榮的信念,潘正平幾乎是以一種宗教信徒的虔誠姿態在月球施工現場度過了整個改造期。

在靈的指導下,互助會技術人員和卡魯們僅用七十一個小時就完成了能量線引擎的製造。這台淨重兩百三十四噸,研發代號為“刑天”的新引擎采用埃米級工藝製作,為此工程部調撥了六千多隻卡魯同乘昆侖號前往月球前哨基地提供協助。

刑天引擎本身的製作沒花多少時間,但裝配到昆侖號上卻用了整整一個月,遠遠超出原先的估算。

由於刑天引擎的特殊工作原理,為了保險起見,工程部沒有拆除艦上原有的兩台女媧聚變反應堆,那三十六台大功率電離子引擎也保留了下來。然而,刑天引擎的設計要求必須位於整艘飛船的質心中軸線上,這就需要改動昆侖號的主體結構以便為引擎騰出最佳位置。正是這個最後環節,導致了整體改造工期的翻倍。

用安秉臣的話來說,為了看看這台引擎的實際運行效果,就算把昆侖號全拆了也在所不惜。

當他第六次從南門二基地運送物資返回時,昆侖號的刑天引擎加裝工程終於進入了開機試運行階段。

從高懸在空中的深淵號望下去,趴窩在環形山中的昆侖號宛如一隻全身布滿補丁的機械鰩魚,它的表麵上有不少或隆起或凹陷的臨時配重調整區,因為趕時間連外漆都沒刷,看上去又像一隻遍體生瘡的深海怪獸,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不過,昆侖號船長潘正平的臉色卻是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整個人精神抖擻,神采飛揚,平常蓄的一指長絡腮胡也剃了個幹幹淨淨,腳上的靴子更是擦得油光鋥亮。

這次開機試運行,船上就隻留潘正平和他的六名船員,以及一千多隻卡魯。

所有人中,情緒最緊張最壓抑的不是七人船員團隊,也不是月球前哨基地中監控全過程的航天組工程師,而是遠在地球十裏鋪基地的信息部總部。在李均的嚴厲要求下,所有信息部高層人員休假全部取消,值班人員重點關注兩處地方。一處是月球的試機現場,另一處是依然圍繞木星軌道盤旋的吳剛號飛船。

如果月球基地那邊的開機試運行弄出點什麼三長兩短,安秉臣或執事團肯定會找那位速烈俘虜算賬。作為信息部的最高管理者,李均必須事先安排好各種準備措施,到時候無論是緊急突審還是亂刀齊下都可以迅速執行。

從內心來講,他根本不相信那個速烈人俘虜會老老實實為互助會效力,對方鐵定是在玩什麼花招。既然這樣,那麼他準備好緊急預防措施也是應該的。

“昆侖號準備完畢!”端坐在控製大廳中央圓台上的潘正平大聲宣布。

“導航係統啟動。”整個大廳猛然一黑,燈光盡滅的同時顯出一幅鋪天蓋地的三維全息星圖。隻是,這場從未有人見過的星圖看起來相當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