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青梅竹馬(3 / 3)

那些掛著的衣服真漂亮,自個年紀大了,穿不起也穿不著,一天到晚在田地忙著。穿不起飽飽眼福總行吧,心裏想象著,也覺得自己妖過一次了。這樣的眼神每次都給董梅記在心坎上。

“大媽,喝口水吧。”董梅把杯子遞了過去。

“阿梅啊,你太客氣了。你忙,你忙,不要耽誤正事。”文竹娘接過杯子,坐在方凳上喜上眉梢。這閨女真懂事,要是跟我家文竹成了,我心足矣。

“大媽,不耽誤正事,你看我不正忙著。”董梅手上真忙著設計。

上了年紀的人最怕打擾別人,心中老是過意不去。文竹娘見董梅真不耽誤事,心就踏實多了。

文竹娘話匣子就打開了,大都是文竹過往的趣事、逸事、糗事。幼兒園逃學的事,躲貓貓躲在奶奶床上睡著大人找不到的事,在河邊留下腳印急死老師自個卻逍遙去加工廠看碾米的事,初、高中自個賺錢交學雜費的事,學習從不用父母操心的事,待父母孝順愛護弟弟的事。。。。。。這些話也不是一次就講完的,每次來都講一點。

點點滴滴累計起來董梅大概也聽了數十遍。基本文大媽講前一句,她都能講後一句了,有的董梅甚至比文大媽更熟悉些,因為她與文竹畢竟同窗了九年,親眼所見。

說來也怪,按董梅的脾氣,早就煩透了。然而始終沒發作,反而每聽一次,就覺得文竹走進自己的心裏更深一些。久而久之,文竹便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似的,如膚發一般,渾然一體。

文竹娘隻有四十幾歲,沒到老眼昏花的年紀,其實也不是一個特羅嗦的人。去董梅店裏是有用意的,雖知董梅有意竹兒,兩人也青梅竹馬。畢竟竹兒在外念書,相處的時間少。擔心董梅世麵見多了,心眼就活,經不住誘惑。

文竹娘去董梅的店裏坐坐,一是給外人透個信,這是我未來的媳婦,你們不要瞎搭訕亂做媒。二來是給董梅常提提文竹,免得她人在人情在,人走茶涼,把竹兒忘了。

沒人關注文大媽的心慮,每次來,董梅的徒弟總是偷偷地笑,無可奈何地聽文大媽講過去的故事。還不能多言,否則師傅的眼光像劍一樣刺人。

也有路過的人打趣文大媽:“大妹子,這就是你兒媳婦呀,好俊啊。”

“想是想呀,不知我家文竹有沒有這個福氣。”文大媽接過茬,一邊朝董梅瞧。

董梅不作聲,臉紅紅,借口有事,溜到一邊去勞作。

“大妹子,這樣的媳婦打著燈籠也找不著,叫你家文竹上上心,不要光顧著念書,把媳婦念跑了。”過路人的嘴巴真利索。

上半句聽得董梅順心,下半句讓人惱火。

“我天天在這裏,往那跑呀?”話未出口,董梅就後悔了。怪自個太冒失了,接什麼腔呀,往人家槍口上撞。

“大妹子,請把大門敞開,有人要坐著花轎往你家裏跑。別把嘴笑歪了,成了請我吃喜糖啊。”

“一定,一定。”文竹娘樂開了花。董梅懶得再搭腔,敲邊機踏得飛飛的。心裏倒是樂滋滋的,嫁給文竹挺好。隻是文竹還得一年多才畢業,自己的製衣店剛有起色,結婚的事還得緩緩。想哪裏去了。。。。。害不害臊。

文竹的弟弟文輝在鎮上走讀初三,董梅在鎮上開店,著實便宜了他。有空就去店裏蹭飯,早晨走的急忘帶買文具的錢也去店裏拿,因錢少,從沒還過,大多個位數。有時開家長會的事也要董梅代勞。一口一個“梅姐”叫得甜,董梅聽了舒坦,也不在乎這些,因為他是文竹的弟弟,也是看著他長大的。

文輝雖不知趣,但也乖巧,懂得心安理得。也常去店裏做些事,以體力活為主,也介紹班上女生來店裏製衣,大都是班花級的。文輝表麵上叫著“梅姐”“梅姐”,心裏頭早就認了這個未來嫂子。

文竹常告誡文輝:做人要有底線,不許無故拿人家東西。文輝想必梅姐是不會說的,再說自己也做了事,應該兌了吧。遲早是一家人,這些事不會計較吧。

但文輝始終不踏實,總是擔心母親的逼人的眼光和哥哥的拳頭。忐忑了一陣子,文輝還是覺得未來嫂子好說話,於是有天婉轉地向董梅說起這事。董梅說沒事,隻要努力學習就行了,其它的隻當沒發生。

文輝得了令箭,恢複了往日的生氣,學習也帶勁。事實上母親和哥哥從沒找過他,嫂子是信得過的人,未來兩字去掉。“未來”兩字的確多餘,過程卻曲折離奇。

過年前,董梅偷偷地給文竹全家每人製了一身新衣。

文竹娘喜極而泣,不是自個做不起,隻是自己舍不得,即使自己舍得,也斷然沒有未來媳婦親力為自個做的好呀。再說那式樣,不但貼身,更是貼心啊。

文輝更是無話可說,穿著新衣到處炫耀。畢竟年紀輕了些,若有人問起,便說我未來嫂子做的。“我衣服怎麼樣?怎麼樣?”看著夥伴羨慕的眼光,那得意勁別提了,尾巴翹上天。

文竹爸文昌發一臉忠厚相,跟村上人下棋,將來將去,拿著煙的手總是離身遠遠的,怕燙壞了新衣服,時時沒來由地笑幾聲,弄得別人以為他撿了金元寶。其實元寶有價,情是無價的。文昌發不善言語表達,但幸福從內心而發,從不作假。文竹無以回報,隻得把感激深埋心底。

如果您覺得《竹梅鵑》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48/48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