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劉守有還在忙碌整頓錦衣衛的時候。皇宮開始更加的忙碌起來。
門旁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簷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㷒歲。
朱翊鈞還下了旨,讓外戚去皇陵祭祀。
於此同時,朱翊鈞問在太廟覺醒盛大的“祫祭”儀式。來告慰祖宗。
初一最為忙碌。
五更十分,朱翊鈞就要起床。
焚香放花炮,飲用椒柏酒。
如同尋常人家一樣,要吃餃子,餃子裏包有錢幣,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
而後朱翊鈞還要去祭奠先祖,做完這些他便去了慈寧宮,慈慶宮給兩位皇太後拜年。
做完了這些,他便要在皇極殿中等待,以迎接盛大的朝會。
這樣的朝會每年也就一次,所以朱翊鈞穿著甚為隆重。
最讓他不喜歡的就是頭上的皇冠,它叫做冕。
不過冕上布板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前後兩端各綴珍珠12串。
這種珠簾是一種有趣的道具,它們在朱翊鈞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使他極不舒服,其目的就在於提醒他必須具有端莊的儀態,不能輕浮造次。
和冕相配的服裝是飾有豪華刺繡的黑色上衣和黃色下裙,裙前有織錦一片,懸於腰帶之上而垂於兩腿之間,靴襪則均為紅色。
接下來就是接受百官的朝賀。
整個流程繁瑣而又複雜,流於形式卻異常的莊重,這樣的朝賀是為了彰顯大明的禮儀。
正旦前一天先有尚寶司於奉天殿設禦座,禦座之東設案幾,在宮殿台階南方設香案。
教坊司在奉天殿的東西兩邊擺設樂隊演奏中和韶樂,朝北站立。
然後在淩晨的時候,錦衣衛的儀仗隊就會站在台階和台基的東西兩邊。在宮殿東西兩邊設置朋扇,在台基東西兩邊相向擺上輅車和步輦,然後再設置手持鳴鞭的四個人站在左右兩邊麵北而立。
教坊司再設置樂隊在宮殿台階兩邊麵北而立,並演奏大樂,儀禮司設同文,玉帛兩案在台階東邊,
金吾衛設置護衛官員在奉天殿內和台階兩邊,並在午門外,奉天門外和台階東西兩邊設甲士。
錦衣衛在奉天門外,台階,台基和奉天門設置將軍,在奉天門東西兩邊擺上旗幟。
典牧官在文武樓南邊擺設馬匹,犀牛和大象,東西相向。
欽天監在內道東邊設司晨郎報時,站在北邊。
整治禮儀的禦史兩人站在台階兩邊,相向而立。設內讚二人站在奉天殿左右兩邊,外讚二人站在台階北部兩邊相向而立。再在殿內設傳製官和宣表官在奉天殿內東西相向而立。
一響鼓,百官身穿朝服排班站在午門外等待。
二響鼓,引禮官引百官走左掖門和右掖門進入站在宮殿台基東西兩邊麵北而立。
三響鼓,執事官進入華蓋殿伺候。宦官跪請皇帝上禦座。
鍾聲停下後,儀禮官跪奏和執事官行禮。讚禮官五拜三叩。
讚禮官,供事官,執事官就位後,儀禮官跪請升殿,之後皇帝禦座起,奏中和韶樂,尚寶官捧寶璽前行,導駕官在前做引導,扇子打開簾子卷起來,尚寶官把寶璽放在案幾上,音樂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