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周很快過去。
11月第二周的第一堂變形課。
麥格教授正在講台上講述著跨物種轉換的原理。
第四年的變形學比起前三年在難度上有了不少提高,即使是達芙妮、赫敏也開始覺得吃力。
什麼?你說謝林?他開外掛的,不算!
在謝林看來,1年級到3年級的變形學課程,說真的,隻是在為小巫師們打好基礎而已。
前兩年時間都在學習物質變形術(Transformation)和逆轉變形術(也就是把東西恢複原狀),比如火柴變針、老鼠變鼻煙盒、甲蟲變紐扣、兔子變拖鞋,以及把它們恢複原樣的咒語。
其實隻要把理論掌握紮實,把觀想的細節做好,剩下的就是一往無前的自信與決心。隻要把這三點做好,就沒什麼難度的,畢竟這個部分的課程的目的是,讓小巫師們熟悉變形的基本需求和流程。
別看它們聽起來簡單,不少沒有耐心和毅力的小巫師都倒在這個關卡,比如納威、羅恩之流。
3年級的時候,變形課才在物質變化之中加入了一些粗淺的活化咒(Animation)的運用。以“茶壺變烏龜”作為例子,烏龜必須要顯露一部分生命體的跡象,比如爬行移動和縮進龜殼裏。
需要注意的是,甘普變形基本法則裏其中一個例外就是魔法不能創造靈魂。
所以,那些被施放活化咒的偽生命體會跑會跳,會對周遭的刺激做出正確反應,會讓人看起來以為它有靈魂,但其實這些都隻是假象而已。
真實情況是——這不過是巫師通過魔力為它預設的行為模式而已。
越是高明的變形大師,就能夠在施法過程中預設越複雜的行為模式。
比如麥格教授的巨型棋盤就能夠承載施術者本身的棋藝和戰略能力;比如霍格沃茲四大創始人留在城堡裏的盔甲、人物雕像、怪獸雕像,它們則更勝一籌,擁有一部分的思考能力,不但懂得各種搏鬥技巧、運用武器戰鬥,甚至還懂得自主地依靠戰略去為城堡布防,進行群體作戰,就像一支不懼死亡的鐵血軍隊一般。
相比之下,伏地魔運用活化咒的能力就顯得太過粗糙了,他太過於注重魔力的威力,所以雖然可以把成千上萬的屍體煉製成具有攻擊性的陰屍,但是這些陰屍除了數量多、力量大、防禦高之外,並沒有任何的思考能力,隻能憑借著本能攻擊,結果鄧布利多一把火就把它們嚇退了。
當然,謝林也不會因此就小瞧了這位原著中的Boss。畢竟,伏地魔真正的實力都是建立在黑魔法和戰鬥魔法之上,變形術能有如此水平已經很可怕了。
從4年級的課程開始,變形學課程內容已經逐漸變得艱深,裏麵牽涉了一些轉換咒(Switching Spell)的運用,也就是同時把兩件物品交換變化成另一方的樣子。
看看吧,開學都已經兩個月了,麥格教授都還卡在第一堂課的內容裏,高爾、克拉布,還有赫奇帕奇的賈斯汀,這三個人還時不時把自己的耳朵嫁接到了一棵仙人掌上,弄得麥格教授在那兒憤怒地大呼小叫。當然,他們三人可不是孤例,聽說在另一堂課裏,格蘭芬多的納威、羅恩,拉文克勞的邁克爾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表現比較好的達芙妮和德拉科,則是可以做到讓仙人掌和玫瑰的花相互交換了,但是他們也無法做到舉重若輕、行雲流水。
至於謝林?他當著大家的麵,輕輕地點了一點自己頭上的巫師帽,就和麥格教授頭頂上的女巫帽交換了,這非但沒讓麥格教授生氣,甚至還喜滋滋地給斯萊特林加了十分。
麥格教授對這班學生的學習進度挺擔憂的,畢竟這一年要學的轉換咒很多,這一部分真的隻是基礎轉換咒而已。
後麵還有很多更加困難的部分在等著這班小巫師,而其中最困難的肯定要數跨物種轉換(Cross-species Switches)了。
以“珍珠雞變天竺鼠”作為例子,這裏麵牽涉兩種物種截然不同的生理構造和生命習性,所以施術者不能單靠簡單的的觀想外觀就成功,對物種本身內部的構造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和記憶,比如在珍珠雞變天竺鼠的例子裏,必須幻想出珍珠雞的哪一根骨頭對應天竺鼠的哪一根骨頭來進行轉換,然後其他部位也要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