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冰嵐又跟蘇豐章和蘇文賢說了一些具體注意事項後,便回去了。
她回去後就畫了一些酒壇酒瓶。
都是新樣式,用這樣的酒壇酒瓶裝酒好看。
蘇冰嵐畫好圖紙後,接著就去了柳藤村。
蘇冰嵐來到柳藤村的時候,柳藤村街道上有好幾個村民都認出她來了。
“是蘇姑娘來。”
“蘇小姐!”
因為柳藤村好幾個人前幾天去過蘇藤村麵試繡坊的活。
那時候柳藤村去了很多人,所以這一會,在街道上就有好幾個人認出蘇冰嵐了。
大家熱情的跟蘇冰嵐打招呼。
蘇冰嵐也都含笑點頭。
其實繡坊,蘇冰嵐招聘人,還是招聘柳藤村和石頭村的人多。
主要是這兩個村子近。
因為大家一開始在繡坊幹活,還是要來回回家住的。
也隻有宿舍建好了,大家晚上覺得晚可以住在宿舍裏。
蘇冰嵐招聘人考慮的也是這個方麵。
繡坊建的很大,回頭她還會多招聘人的。
但目前隻能先招聘一部分,等繡坊真正進入正軌後,再多招聘一些人幹活。
要不一下子人太多了,她大娘也忙不過來。
當然現在跟繡坊預定訂單的人很多。
但蘇冰嵐一下子也不能接那麼多訂單,隻能一下子接少一點的訂單,因為忙不過來。
蘇冰嵐知道繡坊做的那些東西會受歡迎,但她沒有想到會如此受歡迎。
開業當天,就有人想大批量訂購了。
不過要把所需要的雙肩包手提包以及布偶和毛衣趕製出來,都需要時間的。
柳藤村的人有人沒有去麵試,但一聽這是蘇姑娘,大家都知道肯定就是蘇藤村的蘇冰嵐。
然後大家就看到蘇冰嵐朝著蘇記陶坊去了。
眾人一看這個,都忍不住討論了起來。
“蘇記陶坊,真的就是蘇姑娘的產業了?”
“聽說蘇姑娘救了陶家一家人,就連之前他們買鬆木的錢都給結算了,買陶窯坊還給了陶家錢。”
“怪不得前段時間,陶正剛將兩個兒子從碼頭叫回來了,之前還去鎮上趕集,還買了很多東西,原來是蘇姑娘幫他們解決了問題。”
“我說啊,怎麼好端端的寫了蘇記陶坊。”
“今天上午就有人看到他們去蘇藤村送貨了,燒的大缸和壇子,也不知道做什麼用。”
“別管怎麼回事,至少陶家人被救了,日子都好起來了,李氏臉上也都有笑容了,還是蘇姑娘是好人。”
“我們家二丫頭進了繡坊幹活,說繡坊特別好,說就算是什麼都不會,都有組長帶她們,手把手的教,還很耐心。”
“說裏麵氛圍好,她都認識了好多小姐妹,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王奶奶家的孫女也去了繡坊,以前不愛說話的人,這才幾天的時間,也願意說話了。”
“而且繡坊都是女的,姑娘家去,家裏人也放心。”
“天還不黑,大家就下工回家,咱們村十多個人去了繡坊,大家晚上下班都結伴回來。”
……
大家說著陶坊的事,說著說著就說起了繡坊的事。
……
蘇冰嵐則拿著圖紙來到了蘇記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