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2 / 3)

“鄭兄,聽說這段時間觀獅山書院直接抽調了上千學院,要進入到西域省的各級機構裏頭實習。

與此同時,原本在十八部裏頭的觀獅山書院畢業的學員,也有不少被抽調前往西域省。

要是按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以後西域省的事情,我們就說不上話了。

這樣就相當於絲綢之路這個商路,完全被觀獅山書院掌握了。

這個情況,顯然是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的。”

長孫衝發現自己阿耶不在,很多事情都在變化。

自己一時半刻還找不到很好的應對方法,這讓他非常的著急。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太子殿下的廢道改省工作先從西域省開始,然後一個一個推廣開來,讓觀獅山書院的人一個省份一個省份的掌控。

到時候還真就沒有我們什麼事情了。

對於這個變化,我覺得不僅我們兩家需要擔憂,其他人也是一樣有這個擔憂。

自從陛下登基以來,一直都在打壓世家大族的影響力。

之前主要是針對五姓七望,但是現在看來,所有的勳貴世家,其實都是在打壓的範圍之中。

就連你們長孫家也是不例外的。

甚至可以說對長孫家的打壓,還在五姓七望之上。”

鄭海看了一眼長孫衝,很是坦誠的把這心裏話給說了出來。

大家認識那麼久,對彼此的情況都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這個時候,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太子殿下一直都希望中央集權,希望所有的權利都收歸到朝廷手中,完全就沒有那種與世家共同治理天下的理念。

他一味地信任那些泥腿子,但是這些泥腿子現在看起來很是聽話。

可是一旦他們掌握了權利,難道就會一直都聽話嗎?

難道觀獅山書院畢業的學員,就真的不會貪腐,不會欺壓百姓嗎?

我是絕對不相信這一點的。”

長孫衝很是氣憤的說道。

以前李世民在長安城的時候,朝廷打壓的世家大族,主要是五姓七望和一些各道豪族。

長孫家絕對是不在其中的。

但是這兩年的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

李世民把權利慢慢的交接給了李寬,這時候不需要李寬說什麼,都有一幫人主動的跳出來打壓長孫家。

這讓長孫衝非常的不爽。

“長孫兄,我們都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這個事情我們說了不算。

太子黨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囂張了,根本就不把之前朝中的大臣放在眼中。

並且他們現在在不斷的謀取十八部的各個職位,假以時日,我們就算是想要反抗,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滎陽鄭氏雖然不想衝出來當出頭鳥,但是內心要是一點都不焦急,那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像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享受了數百年高人一等的福利,如今慢慢的被虛弱之後,自然是很難忍受的。

雖然滎陽鄭氏這些年的財富還在不斷增加,但是家族中的子弟卻是普遍都感到日正過的沒有以前幸福了。

有道是幸福是對比出來的。

以前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非常的差,滎陽鄭氏的優越感就非常的強大。

但是現在大唐百姓整體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物資也豐富了很多。

像是吃飽穿暖這個問題,對於許多人來說,都已經不是大問題了。

雖然在這個背景下,滎陽鄭氏的生活水平自然也有了更大的提高。

但是跟普通百姓之間的差距卻是在縮小。

這種情況下,大家的幸福感自然是在下降了。

“之前於誌寧在暗地裏聯絡各個世家,後麵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也算是初步的構築了一個大家溝通的渠道。

鄭兄,我覺得這個渠道可以繼續利用起來。

現在我們兩家都有這個,那麼其他家想必也是差不多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家都還不聯合起來,那麼以後我們在大唐的存在感就越來越低了。”

長孫家以前都在站在旁邊看李治在折騰,並沒有在背後出什麼力氣。

但是現在李治的太子之位早就被廢掉了,人都去到美洲了。

這個時候,長孫家如果再不行動,那麼長孫黨的威力可能就要大幅度的下降了。

不客氣的說,這個時候的長孫家,麵臨的壓力是比五姓七望還要大的。

要不然的話,他今天也不會主動的跟鄭海提出這個問題。

像是這種事情,肯定是要大家私下裏先溝通一下,然後才會有一些比較正式的聚會商討對策。

這就像是後世的很多事情,大會上往往都是走流程,內容在事前都是溝通好的。

要不然這個會議的效率就實在是太低了。

“長孫兄你說的沒有錯,我也覺得這個事情很有必要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一下。

朝廷廢道改省的提議,我們不見得能夠擋得住,但是怎麼在這個改革過程之中,保持我們的影響力,這就需要大家有一定的配合默契了。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幾家之前再爭來爭去,那麼就算是在幫太子黨在鞏固政局了。”

世家想要跟皇家共天下。

但是李寬想要把權利從各個世家手中收歸到朝廷手中,這裏麵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以前的時候,李寬隻是一個楚王,李世民在這方麵的動作也比較隱晦,沒有那麼直接。

所以大家都忙著掙錢,還能接受那種變化。

但是現在的情況慢慢的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繼續溫水煮青蛙,情況肯定就會越來越不利。

各個世家子弟,也都是有這方麵的見識的。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各個家族的子弟,以前很多都不願意去到一些偏遠的地方為官。

這導致鎮北道、遼東道、嶺南道和海外各地的各個機構,基本上都被太子黨掌控了。

我們基本上在那些地方沒有什麼影響力。

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從西域省開始改變。”

長孫衝比很多人都要重視西域,重視絲綢之路。

大唐對外貿易主要就是海路和陸路兩條路線。

海路的話,由於早年間長孫黨跟楚王黨之間的深刻矛盾,基本上沒有什麼長孫家的事情。

但凡是長孫家的海船,在海外出事的概率遠遠高於其他海船。

慢慢的,長孫家也都知道是什麼回事。

所以長孫家對外貿易發展的重點是放在了西域,放在了絲綢之路上麵。

如果一旦西域省被太子黨徹底的掌控,到時候想要掐斷長孫家的貿易路線,那絕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你長孫黨再厲害,也不可能跟整個朝廷作鬥爭,不可能在西域能夠搞過朝廷大軍的。

“長孫兄的意思是讓我們渭水學院的學員也盡可能的參加到西域省的人員選拔之中?”

鄭海倒是一下子就聽明白了長孫衝的意思。

“沒錯!哪怕隻是當一個胥吏,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從沒有品級的胥吏開始,做個幾年之後,慢慢的成為縣丞、縣令,之後的提拔,我們就能幫忙使勁了。

觀獅山書院的學員,這些年之所以能夠變得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已經成為單獨的一方實力。

他們就是從這樣的方法之中開始的。

畢竟,不管是哪個州縣,具體的事情都是由胥吏來完成的。

而經過太子殿下的多次改革之後,朝廷各個衙門的胥吏的數量已經增加了不少。

並且有很多胥吏,本身也是拿著朝廷發放的俸祿,他們也算是朝廷的人員了。

這種進入到體製內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一旦錯過了之後,萬一過個幾年,朝廷再改革一把,我們再想安排人進去就很難了。”

長孫衝的這個提議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意,但是卻是很有實際意義。

這個時期各個書院畢業的學員,隻要你願意去當一個胥吏,那是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地方願意要你的。

十八部裏頭進不去,還可以去到各個州府。

各個州府去不了,可以去到下麵的縣。

實在不行,你就去偏遠一些的地方,總是可以找到願意要你的地方。

畢竟,,識文斷字,見識不凡,這就已經可以吊打絕大部分的競爭對手了。

渭水書院、曲江書院等其他的書院的學員,水平跟觀獅山書院雖然有一定差距。

但是隻要不跟觀獅山書院的學員比較,他們還是能夠吊打這個社會的大部分人員的。

“好!那我們就安排人去動員各個學員。

對於一些比較有潛力的學員,我們可以單獨跟他們交談,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讓家族中更多的子弟進入到西域省,先在這種新體製下積累一定的經驗。

到時候一旦廢道改省的工作全麵鋪開,我們也能更好的知道應該要怎麼做。”

鄭海沒有太多的猶豫,同於了長孫衝的提議。

這種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他沒有理由反對。

至於這樣子做會不會招來百騎司或者是情報調查局的關注,他已經不管那麼多了。

難道他們什麼事情都不做,情報調查局就不理會他們了嗎?

……

“使臣,根據我們打聽到的消息,大唐皇帝陛下這一次南巡,除了去了淮南道、江南道、嶺南道等地之外。

還跟著船隊去了蒲羅中。

正好這段時間大食帝國的大軍入侵西域,所以太子殿下安排大唐水師從海上出征對付大食人。

大唐皇帝陛下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跟著船隊去到西洋,搞起了禦駕親征。

使臣,我發現這大唐的報複心是越來越重了。

不管是哪個國家膽敢挑戰他們的威嚴,就會遭到非常強烈的報複。

這個情況,我覺得有必要跟女王殿下彙報一下,也要讓金城那邊的勳貴子弟知道。

讓他們來到長安城之後,務必要低調再低調。

在這裏,哪怕是一個普通百姓,甚至是一個乞丐,他們看番邦外族的眼神,都是高人一等的。”

長安城的新羅王國使臣府邸裏頭,金大棒結合這段時間自己打聽到的消息,跟金勝強在做彙報。

作為使臣府邸的重要人物,金大棒算是兼顧了情報收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