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3 / 3)

事實上,任何一個使臣府邸,都具有一定的情報收集的功能。

這也算是公開的秘密了。

“唐軍在西域輕而易舉的就打敗了大食人,這一次大唐水師出征西洋,我估計應該也是可以凱旋而歸的。

放眼四周,還真是沒有誰是大唐帝國的對手,我們除了夾起尾巴做人之外,確實不能有任何招惹大唐的行徑。

特別是太子殿下掌權之後,整個大唐的風氣也有了不少的變化。

那種唯我獨尊,那種大唐之外都是蠻夷的想法,在很多百姓心中都種下了種子。

好在我們新羅王國算是轉彎比較快。

當初跟大唐聯盟對付高句麗的時候,國內很多勳貴都還想著今後能夠跟大唐平起平坐。

好在女王殿下獨具慧眼,見到情況不對之後,立馬就調整了態度。

如今全麵唐化之後,金城那邊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

雖然跟長安城是沒有辦法比較,但是我們新羅王國在朝鮮半島上麵,也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了。”

金勝強作新羅王國的使臣,對於大唐的認識自然也是比很多人都要清晰。

而對大唐越是了解,他心中的敬畏心就越重。

所以他一直都支持新羅王國所有的勳貴子弟都應該來大唐接受教育,來大唐學習。

哪怕是進入到非常普通的書院,也要比在金城那邊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他的努力之下,長安城的新羅人也確實越來越多。

“我聽說大唐的一些造船作坊,現在願意出售一些海船給到普通商家。

使臣,我們要不要也接洽一些商家,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出售海船給我們?

國內有不少商家都是非常看好海貿生意,願意跟在大唐商家背後喝一口湯呢。”

新羅王國之前是有屬於自己的造船作坊的。

不過現在整個東亞,除了大唐的造船作坊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可以製作海船的造船作坊了。

“我試著看一看,跟那些商家聯係一下。

不過新式的海船就不要指望了,我們能夠買到一些人家淘汰下來的二手海船就算是不錯了。”

金勝強思索了一下,覺得現在還真是可以去嚐試一下。

大唐的造船作坊擴張的非常快。

技術提高也是非常的快。

這就導致十年前製作的海船,現在基本上都落後了。

這些海船,是可以考慮出售一部分的。

很顯然,新羅、倭國這些對海船有著強烈需求的國家。

……

“阿耶,我們的造船作坊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了,單單匠人就有超過兩千人。

如果要繼續擴大規模的話,到時候製作出了那麼多的海船卻是售賣不出去,那就很麻煩了。

按照現在的風氣,隻要雇傭進來了,就不能隨意的把匠人給解雇,要不然對我們家的名聲不好。”

蕭府之中,聽到自家阿耶跟自己突然提起擴大造船作坊規模的事情,蕭鍇心中滿是疑問。

作為大唐第二大的造船作坊主,蕭家在大唐造船業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說登州是東海漁業造船作坊的大本營,那麼江南道就是蕭家的大本營。

他們不僅在明州有規模巨大的造船作坊,在揚州也有一個作坊。

雖然他們製作的海船比不上東海漁業,但是也算是掌握了飛剪船的製作技巧。

放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厲害的。

所以這些年的擴張也是很快的。

“兩千人算什麼,等什麼時候有兩萬人了,你再擔憂這個問題。

如今的海船是製作的越來越大,製作工藝也是越來越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以後修建一艘海船需要的匠人肯定是越來越多,並且需要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

我們不抓緊時間多修建幾個船塢,到時候一大堆的訂單積壓在手中,再想忙著擴產,估計就被人搶了先機了。”

蕭瑀的眼光自然不是蕭鍇可以比的。

如今李寬在朝中設立了顧問委員會,讓蕭瑀成為這個機構的負責人。

雖然蕭瑀的級別沒有下降,也仍然處於大唐的權利中心。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的意識到,大唐要迎來一個新的時代了。

在這個時代裏頭,蕭家要再想像過去一樣有著那麼大的影響力,繼續按部就班的發展肯定是不行的。

李寬非常重視商業發展,商人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

蕭鍇覺得要想讓蕭家盡可能的維持自己強大的影響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家的產業規模盡快擴大。

當蕭家旗下的產業在大唐的經濟結構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的時候。

哪怕是到時候朝廷要不斷的削弱世家勳貴的影響力,蕭家受到的影響都會比較小。

特別是造船業這種跟觀獅山書院搞出來的新式科學技術有著比較密切聯係的產業,是朝廷重點支持和發展的產業。

“阿耶,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難道朝廷要繼續放開海貿,讓更多的商家都進入到這個行業之中嗎?”

蕭鍇也不是傻子。

從自己阿耶的口中,他也能感受到應該是有什麼信息是自己說沒有把握到的。

“你呀你,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每天都要好好的看一看《大唐日報》,關注一下國家大事。

有些看起來跟大家沒有什麼關係的事情,最終都會對許多產業帶來很大的影響。

就比如大唐水師出征西洋這個事情,陛下都親自跟著南洋艦隊去攻打大食帝國了。

按照我對大唐水師的了解,這一次肯定可以把大食水師打敗,徹底的霸占整個西洋海域。

到時候從東海到南洋,從南洋到西洋。

亦或是橫跨太平洋進入到南美洲和北美洲,這些地方全部都是屬於我們大唐商家的貿易範圍。

這裏麵蘊含的商機有多大,你難道不知道嗎?

先不說會不會有更多的商家進入到這個領域,哪怕就是現在的那些商家,麵對不斷增加的市場。

他們難道就不需要購買新的船隻嗎?

西洋那邊的貿易,是海貿之中利潤非常豐厚的一塊。

一旦打通了西洋的貿易,我們的商品不僅可以自由的進出大食帝國,還能進一步的售賣到非洲和歐洲去。

這種情況下,對於海貿的需求還會是現在這個規模嗎?”

雖然蕭鍇的表現讓自己不是很滿意。

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蕭瑀還是願意認證的解釋一下。

“啪!”

蕭鍇聽了蕭瑀的話,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說道:“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阿耶,您說的太對了,一旦打通了西洋的商道,海貿生意肯定會繁華很多,對於海船的需求也會增加很多。

與此同時,大唐水師也可能會在西洋駐紮一支艦隊,這就意味著需要製作更多的戰艦。

雖然我們的造船作坊不能製作戰艦,但是東海漁業登州造船作坊的產能被用來製作戰艦了的話。

那麼自然就沒有那麼多的產能用來生產商船。

這個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阿耶,我立馬就安排人收拾一下,過兩天就出發回一趟明州,安排相關人員立馬開始擴大造船作坊的產能。”

“趕緊去安排吧!趁著其他商家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先開始動手。

然後對於一些訂單,也要及時的安排夥計主動的去跟各個海商聯係。

也別到時候出現作坊擴大了,訂單卻是沒有拿到的情況。”

伴隨著蕭家的這個行動,大唐新一輪的造船熱潮很快就來臨了。

別看這些年大唐的船隻增加的很快,但是要是跟後世比起來,那是連一個零頭都不夠。

造船業完全可以當成是大唐的一個支柱產業來搞。

蕭家的這個行動,算是把對了李寬的脈搏。

……

“夫君,你說這小玉米離開長安城已經好幾個月的時間了,本來說好一個月就回來的。

現在居然跟著艦隊跑到西洋去了,這行軍打仗,哪裏是一個姑娘家應該參與的啊。”

太子府中,程靜雯順便聽了王玄武彙報的最新情報之後,很是無奈的在旁邊吐槽。

小玉米跟著“妖言惑眾楊本滿號”出征了,這個消息她是之前就知道的。

但是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她還是很難接受。

最關鍵是現在聽到了準確的消息,小玉米真的跟著南洋艦隊出征大食帝國了。

這讓她心中很是擔憂。

一直以來,出海的人員裏頭,就很少有女眷的。

畢竟不管海船的規模多大,肯定都是跟陸地上的房屋沒有辦法比較的。

這個時候在船上生活,肯定是有各種各樣的不方便。

程靜雯雖然沒有親自出海經曆過,但是其中的情況她卻是完全能夠想得出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小玉米也算是長大了,太子府已經關不住她了。

世界那麼大,就讓她去看看吧。

等到她看膩了,自然就不想到處亂跑了。

她是跟著陛下一起乘坐‘妖言惑眾楊本滿號’出征的,不說上麵裝備了最新式的火炮和弩箭。

單單陛下身邊的護衛力量就不會弱,安全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李寬自然是要好好的安慰一下程靜雯。

再在那裏一味地指摘小玉米不聽話,擅自出海了,那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戰場上麵的事情,哪裏有那麼絕對的。

大食帝國可不是一般的番邦屬國,他們治下的人口不比我們大唐少多少。

這些年又是一直都處於戰爭之中,軍中肯定也是有不少好手的。

我就怕到時候小玉米跟著船隊前往大食之後,也是很不安分,鬧出什麼幺蛾子出來。”

當爹娘的,隻要人還活在這個世界上,肯定就要操心一輩子的。

“要是小玉米隻是自己跟著大軍出征了,那麼還真有可能搞出幺蛾子出來。

但是有父皇跟著一起出征,她就是想要折騰,其他人也是不會允許的。

這個時候,父皇的安全問題,可是比她還要重要,哪裏還輪得到她折騰?”

李寬這麼一說,程靜雯倒是稍微放下一點心了。

李世民身邊的護衛那麼森嚴,有了房玄齡、狄仁傑等一幫人在他身邊,還真容不得小玉米在那裏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