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好,死的好……”
袁修臨死前的慘叫傳來,袁立哈哈大笑。
笑著,笑著,又變成了哭聲。
“燕王,當你來燕州那日,我便該殺了你,可惜是我的疏忽讓你如今做大。”袁立悲聲道,“現在,我隻想知道一件事,你當初是真傻還是假傻,這一切是不是你和皇上預謀的?”
“這很重要嗎?無論是與不是,你都要死了。”趙煦直視袁立,“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袁立慘笑數聲,低下了腦袋。
看來他是永遠無法從燕王口中得到答案了。
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隻是不甘心輸給一個傻子。
如果這是提前的預謀,他臨死前至少不認為自己是那麼無能。
趙煦這時將目光從袁立身上挪開,對身後的呂昌道:“將袁立押往燕城,等候處置。”
“是,殿下。”呂昌上前,將袁立拖走。
袁立被俘,袁修又死,袁家士兵群龍無首,又被燕王大軍圍困。
眼下再也生不起抵抗的心思,紛紛丟下兵器,出城受降。
趙煦令常威接受這些士兵的投降,暫且拘押起來,再行計議。
待城內袁家兵馬俱都出了城,趙煦令士兵全麵接管範陽城。
……
金陵,皇宮。
令各州牧調兵前往燕州的聖旨發出不過五日,又一道聖旨發出,取消了第一道旨意。
書房中,趙恒拿著剛剛送來的奏折,臉上有濃濃的笑意,精神奕奕,仿佛一夜間年輕了十歲。
“不愧是朕的兒子啊,從小朕就覺得煦兒最像朕,將來必成大器,如今看來,果然如是。”趙恒把奏折反複看了十幾遍,就是舍不得放下。
這份奏折是趙煦親筆所書,上麵陳述了他前往燕關,如何擊敗袁家兵馬,又如何守住燕關以及北狄退卻之事。
而從燕州不斷傳來的消息來看,也正如燕王說的一樣。
燕州危機解除了。
“這是當然,老奴也覺得九殿下有皇上年輕時候的風範。”笑容讓梁成臉上的皺紋堆積成了山川。
趙恒心情格外的不錯,前幾日,大頌即將麵臨一場深重的危機,甚至可能山河破碎。
僅僅數日,危機便解除了,今後大頌江山還會繼續順豐和泰。
“燕王立下如此大的功勞,朕該如何賞賜他呢?”趙恒沉吟。
此番,燕王的功勞不可謂不大。
第一鎮壓了袁家的叛亂,第二守住了燕關。
這兩件事,任何一件都極大壯大的皇家的聲勢。
可以說極大挽回了這些年皇家不斷衰退的威望。
在他看來,這定會極大震懾八大勢族,讓他們在朝堂上收斂。
梁成這次也被嚇得夠嗆,畢竟如果北狄人打過來了,皇家沒有好日過,他這個宦官同樣不會有好日子過。
按理,這事他這個宦官不該插嘴,但他怕趙恒再次犯糊塗,浪費了令皇家實力大漲的時機,於是提醒道:“袁家謀反,這燕州若是沒有九殿下力挽狂瀾,老奴現在想都不敢想,今後,這燕州要有個靠得住的人執掌才是……”
趙恒微微點頭,梁成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袁家之流,他是再也無法相信了。
他可不想再經曆一次這樣的危機。
此次危機中,燕王不顧安危,先敗袁家,再退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