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你占求什麼?”
覡師麵無表情地問,眉也不抬。一副職業的神色顯得孤傲與神秘。
“前程”。年青人熱切地答。
剛剛下過一場春雨,地上還是濕漉漉的透著泥土的塵味,覡師用了一塊麻墊,墊在了一塊青石上,雙腿盤座在上麵,如無骨般把身子與青石貼得嚴絲合縫,柿色的麻服,把初春陰霾的天貼上了一塊亮色,而他麵前的這位年青人,則穿著棕褐色的麻布衣,腳上的鞋子沾滿了泥土,身上隻背了一個黑色的布包,想必沒有多少行頭,覡師微微睜開眼,從縫中猜測麵前這位年青人的麵相。
他沉默了幾分鍾,像在是心中默著答案,然後恭恭敬敬地擺正石頭上的耆草和龜片,嘴中開始念念有詞。
青年人聽得昏昏欲睡,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這催眠的聲音停下來,覡師儀式一番,把各種招式都用了出來,然後從寬大的衣袖中,伸出一隻枯瘦而蒼白的手,捉住了龜片,正反反複觀看,呆住了。
這片龜殼與其它的沒什麼區別,隻是它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和殼上有一幅奇異的圖案,使它成為所有龜片中最詭異的一片。
傳說還是在大禹時代,他因治水,來到洛河,望著寬闊的江麵,正想著如何渡過時,洛河裏浮出一隻巨龜,隻見它向大禹奮力遊來,遠遠地大禹看見它的背上,馱著這幅圖案,這或許隻是給大禹一人讀的文字,後來人們以為這是上天降下的天書,非聖人不可讀,裏麵隱藏著不可泄漏的天機,什麼意思無人知曉,這神奇的圖案被稱為“洛書”。
作為一道上古的難題,幾千年來,巫覡們代代參研,都希望能解出圖案中的意思,但天機仍是天機,無人能解。這位覡師也複製了一塊,平日裏一直研究,幾年了也沒有收獲,龜殼被冷落在一邊,龜使神差,今天洛書卻混進了占卜的龜片中,恰巧又被自己撿出來,來驗證眼前這位年青人的未來,這不是天意是什麼?
但誰又能猜到天意呢?
覡師歎口氣,但立刻又恢複了冷漠的表情?
“天機不可泄漏,你的前程不可測知。”
如一盆冷水,當場澆到對麵青年的身上,春寒帶著涼意,襲到他單薄的衣衫,年青人好生失望。
但很快又恢複了微笑的麵容,向覡師行禮告別。
洛書再現,意味著將會發生什麼呢?
這個年青人的前程怎麼會是洛書的卜象?
望著年青人被剛剛出來的陽光拉長的背影,覡師愣愣地冥思。
太陽把濕地照得如同一麵鏡子,發出耀眼的白光。
路兩邊堆著的稻草垛如同刷上了一層金色。
這是陽春三月,楚國京都郢城的郊外。
空氣溫潤中帶著一絲甜味,風很輕,拂在臉上,恰似彩蝶的羽翼輕輕扇動。
他伸出舌頭,調皮地卷了一下空氣,然後拉長鼻子,品著這春天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