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都 1(2 / 2)

田野裏,農人們正忙著開耕翻土,鎮壓泥土,送飯的一群白發老翁們圍在田頭小憩,玩著擊壤的遊戲,邊擊邊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年青的羨慕地聽著他們唱歌。

這是自由自在的農家生活,也是他之前的生活,而現在,他要改變,過另一種生活。

路邊,種著大片的桑樹和桔樹,農人們正在修整樹技,桑樹剛剛發出如毛筆尖一樣的嫩芽頭,桑林染成了一片朦朧的鵝黃綠,而桔樹經過了嚴冬的洗禮,葉更綠刺更硬,新生的小葉張開葉柄,正愜意地接受春暉的溫暖。

稻田裏成群的雞群與麻雀在翻找遺留的穀子,到處生機勃勃,多美啊,這片古老的田地。

年青人不禁佇足停留。

他深深地吸著空氣,一股辛香直透心脾,這是桔樹林發出的獨有的氣味。

他情不自禁地邊走邊吟誦起來: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誌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誌,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幾乎所有郢城人都會吟誦這首辭。

這是屈原創作的《桔頌》。

美好的辭賦與眼前的景色相輝映,讓他開始類比:

先生是在28歲時寫下的,我呢?青年人笑了:18歲。

多麼年青而又有詩意的年齡。

不是嗎,即使沒有高貴的姓氏,沒有殷實的財產,但你至少還擁有最原始的一份財產,那就是年輕。

想到這,年青年挺起胸,加快了腳步。

前方,京都城門外兩株挺拔的大梓樹遠遠在望,滿枝開放著紫白色的花,蓋滿樹冠,就像一朵巨大的迎客繡球。

就要見到先生了,年青人想,是的,這是真人,他的心頭掠過一陣激動,就象是久困在沙漠裏的人,看到了遠方的綠洲。

他撣了撣身上的塵土,又到路邊的水塘裏洗了把臉,把鞋上的泥用石子刮下來,用樹葉擦幹淨,又將自己從頭到腳仔細整理一番,這才加緊腳步,直奔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