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都 2(1 / 1)

年青人邊走邊想:

我要去拜見屈原先生,並請求他收下我,要求做他的學生的人一定很多很多,但我自信一定會成為他的弟子。

正是這個堅定的目標,伴著他少年時苦讀,家人都陸續過世,他不得不依附著一戶殷實的商人家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渴望去京城求學,現在他終於渡過了一路的坎坷,看到了京城,路邊覡師所說的話,他忘到了九天雲外。

自己的命運,就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在京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貧窮與困厄都不能阻擋他要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心。

京都的大道四通八達,如木輪的輻排列有序,

鱗次櫛比的土木結構建築群,把道路兩邊的空隙填得滿滿當當,每座房屋的簷頭,掛著的圓形瓦當,上麵雕著美麗的神鳳圖騰,瓦當庇掩下的房屋,是一些官營和私營的作坊,冶金鑄造作坊傳出來的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不絕於耳,鐵水澆在鐵範中發出的噝噝聲,隱隱還能辯出鑄客在紛雜的敲擊聲中,緊張而又亢奮地叫喊著,可能又有一件稀世青銅器將要問世了。

透過另一個作坊敞開的窗戶,隱約可見一件件美奐美倫的漆器,杯盤盒奩床幾案,還有鎮墓的各種獸,都髹了漆,五彩繽紛,油光滑潤,一如等待出嫁的新娘,等待著迎親的隊伍到來;而在紡織作坊的門口,匠人們搬動著一匹匹華美的繒帛,在陽光的照射下,絲織品閃著光,讓人目眩神移。、

年青人被人流裹著向前方流動。

前方是龍橋河。

這條河由北向東穿過郢城後,彙入漢水。

橋下從南門垣水門銜尾而進城的船隻都集中地泊在這兒,橋上,叮噹作響的馬車陸續不斷,一幅水鄉澤國的繁忙景色。

過了橋,人流突然濃稠起來。

隻見前方一片開闊的場地上,人頭攢動,人群接踵摩肩,熙熙攘攘,商人們高高地站在大車上,炫耀著自己的貨物,少女少婦們早將大車團團圍住,根根釵簪在烏發的映襯下,更加閃亮。

她們興奮地挑選著,不時與女伴比劃幾下,有的挑著骨梳,有的握著銅鏡,還有的低頭挑著帶勾,思忖著給情郎挑選何種時髦的款式。

農人們從船上挑下一擔擔沉實的貨物,與商人在岸邊交換食鹽和農耕用具。

集市上,雲集了北方的駿馬良犬,南方的羽毛犀皮,東方的海鹽和西方的皮革,竹木皮革魚齒羽毛龜珠魚鹽黃金連錫,無所不有。

好個繁華的京都。

年青人好似走在夢境中。

他的目光又停留在牛馬交易欄中,吸引他的是與牛馬同畜一欄的奴隸們。

他們被鐵頸鎖連在一起,一字排開站著,買主趾高氣揚地用木棍,正錘擊一個男奴的背和胸,而後又用木棍頂開他的嘴,視其牙齒是否具全,女奴則挑看胸部的發育。買主最後一揮手,侍者立即計算人數,當時計算奴隸的方式就象用蹄子數計算牛馬一樣,是用奴隸的手指數計算。

年青人的眼中露出悲憫。

京都與他的家鄉鄢的差別,有如天和地。

在這裏,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路,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市場,還有陌生人緊追不舍的眼光:

是這身粗服不合京城的時尚款式吧?

年青人不由地又撣了撣皺巴巴的衣服。

這裏唯一使他親切的,是那些立在僻靜角落裏,不甘寂寞的一座座淫祠,這些小小的石像被歲月打磨得麵目模糊,仿佛是從他的家鄉山坡上移過來的,它們友好地向他微笑著,仿佛是對著一位老朋友見麵時的問候,年青人想,這天下的神靈都是一樣的模樣吧。

他抬頭看了看天,日已近西,他向路人打聽出楚宮的位置後,一路向北走去。

通往楚宮的路上,橫著一條十字路口,往日裏幽靜的街口,現在圍上了很多人,他們伸長了脖子,向內觀看,一層圍著一層,圈內還不時發出喝采聲與驚叫聲,吸引他也好奇地加進了圈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