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改造俢建,石埂小學門前的操場已煥然一新。紅白相間的塑膠跑道,綠色的草皮球場,嶄新雪白的球門,一個全新的球場呈現在了大家的麵前,與旁邊破舊的教學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漂亮的新操場也引起了學校附近村民的關注,他們時不時地來到操場旁好奇地左瞧右看。石埂小學的李校長,看到林元和成冰幫著把學校操場改造地如此漂亮,也感到格外地高興。為了節省費用,修建過程中,很多苦力活都是成冰和林元自己來完成,李校長以及石埂小學的其他老師也常來幫忙,大家忙的不亦樂乎。
球場完工那一天,成冰和林元站在宿舍門前看著眼前這個球場,就像是看著自己的一件作品一樣,感到非常欣慰,這是他們決定創建風雨俱樂部後完成的第一步,這個球場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向往,雖然它還是顯得有些小有些簡單。
因為受到場地麵積的限製,沒有辦法建設一個標準大小的球場,隻有按照五人製球場的大小建設。原本林元和成冰想和村裏的人商量,將周圍的幾塊已經荒的農田平整出來,用以擴大操場麵積,但是村裏的人獅子大開口,林元和成冰隻好作罷。這也是林元第一次感受到原本淳樸的村民也有勢利和貪婪的一麵。
球場完全建好後,到了周末,林元就迫不及待地讓成冰組織孩子們過來踢球。由於球場改造的原因,孩子們已經很久沒有在這個操場上踢球。但是在這段時間裏,成冰發明了幾種訓練孩子們技術的獨特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利用山村獨特的地形訓練孩子們各方麵的能力。
石埂是一個山區,到處都是成片的梯田,在石埂小學附近就有一片梯田,但是由於很多人外出打工,這片農田基本上都已荒廢,長滿了雜草。平常沒有事的時候,成冰最喜歡到這片梯田上散步,這一天他突發靈感,想到可以利用這片梯田,讓孩子們訓練。於是,他便研究出了幾項訓練方法。
第一項是帶球過田埂。讓孩子們沿著田埂帶球,看誰能又順利又快地帶球穿過田埂,不讓球掉下來,訓練孩子們的控球能力和球感。由於田埂比較窄,又顛婆不平,這項訓練難度非常大,第一次嚐試的時候,隻有韓宇一個人順利將球帶過整條田埂,其它孩子帶了一小段後,球就滾下了田埂。這也足見韓宇的球感天賦極強,因為成冰自己也曾嚐試過,第一次他也沒能成功,所以他清楚這項運動的難度。韓宇的表現讓他感到既驚喜又自豪。經過幾天的訓練後,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順利完成這項任務了,接著成冰便讓他們訓練帶球的速度,還組織孩子們比賽。
第二項是,踢球上田埂。讓孩子們在最底下的荒田裏起腳,看誰能將球踢上更高的梯田,以此訓練孩子們踢球的力度。這一項無疑是田鋒的強項,幾乎每次都是他踢的最高。
第三項就是踢大石,在這片梯田中央有一塊豎立的大石,石頭表麵非常平滑,就像是一塊大石板。成冰在石頭上用粉筆畫上圓環,就像一個劍靶,讓孩子們在不同的距離和方向,踢向石塊,訓練孩子們的射門和傳球精度。
第四項就是爬田埂,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項目,成冰一聲令下,大家一起從最底下的農田裏往上爬,看誰最先爬到最頂上的農田,通過這樣訓練孩子們的體力和爆發力。
這四項訓練方法,既讓孩子們玩得高興,又有效地提高了孩子們的水平。林元看了,也嘖嘖稱讚,不禁佩服起成冰的智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