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鄭芝龍,要有大格局(1 / 2)

1644年10月16日,大明,福州。

新近才被弘光皇帝封為南安伯的鄭芝龍高居廳堂正中,麵無表情地傾聽完都禦史、福建巡撫張肯堂一番敘說後,半響不發一語。

“南安伯可有疑慮?”張肯堂見鄭芝龍不予回應,忍不住輕聲詢問道。

“江北有高傑、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四鎮數十萬兵馬,兼之又有我弟鴻逵帶兵數千水陸精兵於鎮江防守長江之險。如此雄厚兵力,建奴如何能近得了南京。”鄭芝龍搖頭說道:“福建兵寡將微,若是再抽調數千軍兵前往江淮,我恐福建有事呀!”

張肯堂聞言,頓時有些無語。你鄭家幾乎控製了整個福建,擁兵數萬。即使鄭鴻逵帶走部分兵馬前往鎮江,但留在福州、泉州、延平、邵武等地仍有數萬兵馬,他竟然宣稱沒有無兵可調。

九月,山東巨變,建奴八千餘兵馬盡沒於萊州府和青州府,其中還包括建奴固山額真石廷柱以下近一千七百餘八旗勁旅。敗退回濟南的建奴殘部未敢坐守濟南,連夜後撤至德州。位於兗州的滿家洞土寇,見機趁勢發動,襲取兗州。相鄰的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士紳豪強,紛紛再次異幟,有歸順居於登萊的太子一係,也有投向南京的弘光政權。至九月底,建奴除了占據德州一小塊地方,整個山東瞬間丟失。

原本駐紮於睢州黃河北岸的大清肅親王豪格接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命令,立即帶兵直驅東昌府,兵逼運河。同時,多爾袞令羅洛渾(嶽讬長子)、李率泰、耿仲明統八旗滿洲正白旗、八旗漢軍正藍旗、鑲黃旗三部六千餘人,並督原大明降軍一萬二千人,從北京出發,往山東而來。

雖然兩路建奴大軍所攻方向是山東,但居於江淮地區的劉澤清、高傑、黃得功等部均是大恐,急報南京,言建奴大軍南下,劍指江淮,要南京調撥大量物資過江以作戰備。另外,還要南京調集有力之部伍,充實江淮防線,以免建奴殺至長江。

“末將遵命!”黃光輝大聲應道,隨後遲疑了一下,小心地問道:“伯爺,若是南京那邊派兵過來,我如何應對?”

“未我將令,任何外來軍兵皆不允許通過仙霞嶺。”鄭芝龍沉聲說道:“若是南京派出軍馬入關,飛速報於我來。”

堂下眾人聞言,心頭均是一震。阻隔朝廷兵馬,形同割據,南安伯這是要據福建而自立嗎?

“闖逆據晉陝,西賊(張獻忠)占川蜀,建奴擁握北方,而我大明僅江南一隅,且軍隊殘破,戰力羸弱。我福建值此亂世之際,先圖自保,再觀天下大勢之走向。”鄭芝龍歎道:“群雄逐鹿,亂世將至,這天下倒底屬誰,猶未可知呀!”

“伯爺,如今這情勢,恐怕多半又演晉宋之事。”機宜參讚湯世文說道:“既如此,莫若向南京表示一二,以圖永鎮閩地。”

“如何表示?”鄭芝龍似笑非笑地說道:“曰漸(鄭鴻逵)已領水陸兩師數千進駐鎮江,以為南京屏障。弘光皇帝繼位,我福建總鎮亦敬獻白銀三十萬兩。難不成,我還要帶上全副家當幫著南京那些閣臣北上收複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