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竊心(3 / 3)

真是瘋狂,所有的人都這樣活著,營營役役,渾渾噩噩。真是瘋狂。整個紫禁城,都是一群瘋子的狂歡與哭號。

她這樣想著,忽而笑出了聲,清脆的,冷冽的,是冰珠落在堅石上的冷脆。

皇帝古怪地看著她,“你真是瘋了。”

如懿笑了片刻,拈著銀針對著光,慢慢地繼續著手中的繡紋。連皇帝離開,也未起身相送。

殿中,唯有一縷梅香,幽幽動人。如懿渾然不覺,那銀針何時戳進了肉裏,沁出暗紅的血。

殿外寒地凍,殿內串著地龍,供著火盆。宮苑裏人都不知跑哪裏去了,暖閣裏隻有容珮蹲在地上,拿火筷子撥著火盆裏燒得將熄的炭。她手勢輕巧,眼看著炭火一芒一芒的紅星漸漸褪成暗銀色的灰燼,又翻出幾點猩紅的火星。

京城嚴寒,但從未有哪一日如今日這般冷過。雪化了又下,反反複複,一層冷意覆了另一層,將紫禁城內外凍了個透透的。窗外雪子飄得有些急。敲在凍住的瓦簷上,打出“噝噝”的微響。那聲音雖輕,卻亂,且汪洋一片,沙沙地煩心。如懿眉目間有幾分神傷,聽著那紛紛落落的聲音出神。

容珮撥了炭淨了手,端過一碗煨好的栗子薯蓉羹奉上,“雖暖心冷,但娘娘也別自己泄了氣。”如懿接過來嚐了一口,溫熱的甜食讓人在孤寂悲苦中稍稍有鬆弛的力量。可惜,她並沒有胃口。

容珮也不多勸,隻道:“這些日子內務府撥了不少宮裏的人走,是伺候娘娘不周,卻也不什麼時候再撥人來。”她看一眼如懿,“內務府不敢這樣做,多半是皇上的意思。”

如懿緩緩道:“皇上原要本宮靜心,人少些也好。皇上想怎麼做,由得他去。”她口氣雖閑,但到底幽怨太深。容珮知道此事於如懿傷得太深,想要釋然也是不能。且那日之後,淩雲徹便再無消息,慎刑司裏瞞得滴水不漏,誰也打聽不出什麼。

如懿煩亂地擺弄著窗前長幾上的蜜蠟琥珀攢花盆景,如一般的嫩黃,潤澤鮮妍。那還是海蘭送來的,告訴她蜜蠟可以寧神靜氣,定痛壓驚。

她的驚與痛,還算少麼?再好的蜜蠟,亦不過是外物,聊作安慰。

隱隱聽得軟簾掀動窸窣有聲,她不必猜,也知道是誰來了。

自從那日皇帝離開,嬪妃中唯一肯來看望的,也唯有海蘭了。然而對著海蘭問詢而關切的目光,她亦不知從何答起。

幸好,海蘭亦不多問。

如懿聞聲抬首,果然是海蘭進來。葉心幫海蘭解下杏子綠羽緞大毛鬥篷,海蘭便含笑迎上來,“永琪和他福晉送了好些府裏製的點心來,倒比宮裏的新巧些,也不那麼甜,便拿來與姐姐嚐嚐。”

如懿心神不定,“永琪有心,時時送東西來。”

海蘭欣慰,“咱們悉心教導出來的孩子,知曉進退之道,必定青出於藍。”

如懿看她一眼,“你是覺得我這個長輩,不如晚輩懂得進退?”

海蘭撿過如懿手邊的那隻荷包,自從淩雲徹離開,如懿也無心再繡。如何繼續呢?蘭萱忘憂,她根本深陷憂愁,不知如何脫離。海蘭低首道:“皇上執意要處置淩雲徹,姐姐若隻是不聞不問,或許還不能解去皇上疑心。”

“不該是他的錯,不該由他來承擔。而且,皇上不會到此為止,他一定會讓淩雲徹死的。一定會。”

海蘭的口氣發沉,帶著寒霜氣,“死便死,與姐姐有什麼相幹?不過姐姐光袖手旁觀還不夠,要解出困局,保住無虞,最好的法子,便是由姐姐要淩雲徹死。”

如懿的目光一跳,幾乎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做不到。你也知道,哪怕我這樣做了,也隻是暫保無虞。不知道什麼時候,為了什麼事,皇上又要疑心!狂潮迭起,我快受不住了。”

海蘭盯著她,死死抓著她的手,決絕道:“姐姐,受不住也得受。就像走不動了,爬也要繼續爬下去。姐姐,咱們已經熬了這麼多年,不能半途廢棄,更不能為了一個不相幹的男人來影響你的未來。”

如懿狂熱地喊起來,她極力克製著自己的聲音,仿佛如此,才能克製住滿心的傷痛,“已經夠了!夠了!淩雲徹犯了什麼彌大錯,皇上要對他施以宮刑讓他受奇恥大辱,還非要他的性命不可?”

“淩雲徹沒有錯,姐姐也沒有錯。可隻要皇上覺得你們有錯,錯也是錯,無錯也是錯。但話回來,皇上的心思其實很好猜。淩雲徹對姐姐照拂,比照出他這個夫君的冷漠。淩雲徹對姐姐的安慰,比照出他這個夫君的無情。無人可比,無情無義也不算明顯,可有人比照,上下立見,皇上如何能忍?”海蘭搖頭,惋惜不已,“淩雲徹,真是可憐。”

“可憐?”如懿失意地笑,“海蘭,這些日子,我總夢到那些死去了的人,富察琅,高晞月,金玉妍,白蕊姬。那些和我們鬥了一輩子,鬥得命都沒了的,也不過是些可憐人。但是,誰來可憐可憐她們,誰來可憐可憐我們呢?”

海蘭分明有一絲神傷,卻絲毫不肯示弱,“若可憐,誰不可憐?誰叫我們是生在這裏的人。姐姐,你若可憐他,那麼你隻會比他更可憐。所以,由姐姐下令殺了淩雲徹,是最好不過的。”

身體的深處,有某種不知名的痛,劇烈地磨扯著她。如懿的手一顫,推開海蘭的手,冷然道:“這件事,我不會做。”她深吸一口氣,“淩雲徹,是一個好人。”

海蘭的聲音陡地尖銳,像劃破蒼穹的亮藍色的電,“淩雲徹是很好。姐姐若不進宮,若不是皇後,嫁得這樣一個夫君,門楣雖然低些,但這一生也不枉了!但世事不可扭轉,姐姐既是皇後,就得保得住自己,也犧牲得了別人!”

如懿看著她難抑的激動,忽而明白了什麼。她漸漸軟弱下來,低低喃喃,“海蘭,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像宮外的人一樣,平凡,普通,但是正常。不會在這個地方,日複一日地瘋狂。”

海蘭無聲地哽咽,走近如懿,撫摸著她的頭發。如懿的發髻上綴著碧玡瑤累珠花鈿。那濃淡相宜的碧色上,雕琢著一對巧精致的鴛鴦,交頸相纏,親昵無儔,連那一尾尾羽毛,都清晰可見。她半擁著如懿,忽然想起哪裏聽來的一句詩。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出自杜甫《佳人》。全詩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首詩是寫一個在戰亂時被遺棄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悲憫地看著懷中的如懿,心意更是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