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蓄勢(2 / 2)

對此寧遠同樣不會過多的理會,而且也不在乎,因為光光在學術界的爭論還不足以讓他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要營造的是一種全民怒斥“肖途”的大氛圍,所以光光是所謂的學術界這種地方的局麵,還不至於讓寧遠能逞心如意地被“逼”乃至於為了“自保”背井離鄉。

所以寧遠要做的自然是從中下層的一種造勢。

說起來現如今的輿論同樣是一個很不錯的武器。

至於原因嗎?當然是如今這個時代信息傳遞的困難,與信息渠道的閉塞。

同樣也是因為如今民智初開,一些惡意的節奏是很容易被帶動起來的,這種現象甚至在未來教育更加普及的那個年代都依舊很有用。

所以暗中掌握好幾個報社報刊的寧遠自然不會忽略這一個好武器。

所以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某一些報刊開始刊登了各式各樣製造矛盾的文章。

這裏麵還有不少是寧遠刻意吸收後世那些專門的寫法。

看似合理實則偏頗的東西往往可以讓不少剛剛接受教育或者受教育不深的民眾有一種出奇的憤怒。

這一點在以後同樣試用,但現在這個年代就更有效了。

乃至於明明在學術界都有兩個派係的爭論,到了如今的各類大學以及大多民眾的心中幫助了日資的汪芙蕖以及“肖途”已經成了漢奸當中的頭牌,也就是“狗漢奸”。

這甚至讓得汪芙蕖叫苦連連,明明已經是成為了財政司副司長的人了,都不敢去往自己的辦公地點。

至於寧遠為什麼敢出來,他現在要表現的就是一種“清者自清”的姿態。

因為他需要這樣一個姿態才能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記住他,這不僅是寧遠如今想呈現的,也是他想讓以後某些人知道的。

也正是如此,他才會在一路走過來的時候被不少學生唾罵。

不過寧遠也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事。

那些拉車的或者其餘的一些討生活的人都不會如此,這不是麻木,隻是這個年代生計都難。

普通人誰會去刻意看那些報紙啊,就和今天送寧遠的那位車夫說的。

“過活都難了,誰會去看那些東西,別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最近在上滬買東西要比以前容易了,同樣的錢可以買的糧食也多了一些。”

“那幾個孩子沒必要和以前一樣那樣餓得不行了,雖然還是會挨餓,但起碼好過了一些。”

當時那個車夫所說的這個樸素的道理當時可讓寧遠都有些發愣,或許有些時候的認知可能簡單的體驗一番就可以很清醒吧。

不過這也隻是讓寧遠思考了一會,不久這件事就被寧遠拋在腦後了,因為現如今的他就是要利用這一種盲目。

利用這種來自於他刻意營造的氛圍下的盲目,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

如果寧遠沒記錯的話,今天就是黨主力會師的日子,而在接來下的兩個月以後會發生一件大事。

如果那件事發生了,寧遠可沒那麼容易脫身了。

所以他必須加快速度,蓄勢之後再順理成章的“逃離”。

不然以自己老師的性子,寧遠真怕自己會被調動任務去幹一些比較不願意幹的事。

而也正是如此,他才會故意出來“挑火”,可走著走著一個更加有意思的事卻發生在了他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