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我是一名大學生了(1 / 3)

路邊兩邊的樹林慢慢變少,曾經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已經呈現在眼前,收容所的牆壁已經被改成了紅色。正門口處,左右各一個巨大的“佛”字,有力且叫人警醒。

一輛汽車載著杜公平和美彌子慢慢停到這個正在改建形成的寺廟門口。一個一身僧衣的青年和尚正站在大門口,靜靜地等待。一見杜公平和美彌子的車停下,就連忙走了過來。

年青和尚打開車門,施以佛禮,“是杜公平先生?”

杜公平走下車來,回以佛禮,“是的,我就是杜公平。”

年青和尚微笑地,伸手引導,“我的老師正在禪堂等您,請跟我來!”

杜公平回頭扶出自己美麗的妻子美彌子,才共同跟在這位年青和尚身上,往裏麵走去。這是杜公平離開這裏一周後,再次來到這個流浪動物收容所。沒有想到的是流浪動物收容所,此時竟然已經變成了這個寺廟。圍牆還是原來的圍牆,隻是粉刷了寺廟圍牆所用的顏色,並書寫了一些佛字。

進入裏麵,收容所裏建築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是原來的結構還是能夠看清。入門的幾間房屋被合並,重整為一個較大的佛堂。莊嚴的佛像正供奉其中,四周佛幢、佛台、佛鈴一應俱全。僧人首先引幾人進入後,分別提供了一個佛香,提醒供奉。

在這間正殿,青年僧人特別對那座老舊的主佛像進行了解釋,“這裏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教中最重要的佛主。而這個佛像也是淺草國中已經有數百年供奉的一尊佛像,如果不是恒實大師的影響力,新建的寺廟是很難擁有這樣重要的一尊佛像的。根據恒實大師的要求,進出寺廟的所有人必須要誠心供奉這尊佛像。”

隨著那時的事件之後,杜公平通過不斷了解,才發生這位恒實僧比自己想的還要有佛教中的地位。雖然當時美彌子已經介紹過這是一名佛教中的有名高僧。但是之後上網查資源才發現,這位恒實僧竟然被稱為東流球現代第一僧,擁說他對佛經的理解是東流球首屈一指的。雖然人不喜歡太張揚、不喜歡太露麵,但是在東流球佛教這個圈子中還是非常有名的。很多國內有名的高僧,都曾經向他請教過佛法,並廣為讚譽。所以在收到這位高僧要在這裏立寺的邀請時,在美彌子建議下,杜公平很容易地就接受了這個邀請。

恒實僧在這裏建立的寺廟,並不是廣泛意義上,歡迎眾人信徒、接受其他僧人來訪的寺廟,是一個很私人的寺廟,並不接受外來人員的特殊目的的寺廟。

接下來,青年僧人並沒有再帶杜公平和美彌子去其他地方,直接來到了恒實僧的禪室。禪室的外麵也立了一個年青的僧人,一見幾人走來,就連忙告之,禪室裏麵恒實大師正在等待著杜公平。聽到恒實大師在等候,杜公平和美彌子連忙檢查、收拾整理了一下各自的儀容,以表示對恒實僧的尊重。然後跟在青年僧人的身後,走入了這間禪室。

大家進門的時候,竟然發現這位恒實大師正站在門口,靜靜等待幾人的到來。

恒實僧一見杜公平就滿臉笑容,雙手佛禮,“歡迎各位!僧人恒實現在是在這間禪室修行靜地禪,所以無法親自出去歡迎,請多多原諒!”

對恒實僧口中的靜地禪,杜公平並不是很明白,於是直接發問。

杜公平,“大師,請問靜地禪是什麼啊?我怎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恒實僧微笑著請大家進來,一指已經準備好的佛墊,請杜公平和美彌子坐上,兩個古舊茶杯兩人麵前,親自為兩人倒上了茶水後,才說,“杜公平先生似乎對我們佛教的事情並不是十分清楚。佛教在修行中有一種修行,叫做立宏願。也就是說要立一個對別人有意義、有好處的事情,如果宏願達成,那麼自己的修行自然也會有很大提升。而宏願的由於大小不同,也分大宏願和小宏願,而從實現宏願的方式也會有很多的方麵,靜地禪就是其中的一種。”

杜公平若有所悟,“那就是大師,在這個地方立下了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宏願,宏願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別人,而大師在沒有完成這個宏願的情況下,就永遠無法離開這個地方了?”

恒實僧笑道,“隻是一個小小的宏願,沒有杜公平先生所說的那麼偉大,但是確實宏願沒有完成之前,是沒有辦法離開這個地方的。”

杜公平看到一旁牆上依然沒有改變的五張女人與狗的照片,心中一陣苦笑,幾乎已經明白這位恒實大師所立的宏願是什麼。

杜公平驚歎,“大師真真是一位高尚、謙虛、品德的人,我想我已經知道您所立的宏願是什麼了。您能夠為別人而進行無私的付出,就非常非常值公平敬仰的!”

杜公平說完,十分鄭重在跪在地上,俯身施禮。

恒實僧則在一邊微笑地看著杜公平,飽含深意地說,“其實我的這個宏願,也是可能得到別人幫助的。如果有能力的人能夠幫忙我實現的放,那麼這靜地禪也算功德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