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在江南貢院說的話,你們可曾聽過了?”
“回皇上,”明安圖拱手道:“《禦駕南巡聖訓》早已刊在邸報上,不但臣等俱已悉心拜讀過,大學堂的學生們都已聆過聖訓。”
“臣已令學部行文各省分司,要各省學堂裏的學生必須通讀,先生還要從旁詳加講解,務求人人領會聖意。”
“嗯,朕不強求學生們個個領會,但是你們不僅要個個領會,還要身體力行的去做好,如此方可垂範天下,這才是今天把你們召來的真正用意。”
“朕在江南貢院列舉了一些書,其中有一本《天工開物》,今天朕要著重的說說它。”
“前明宋應星編纂的這部書初刊於崇禎十年,共三卷十八篇。”
“全書圖文並茂,收錄了農事、機械、磚瓦、陶瓷、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各行各業的生產技藝,不一而足,包羅萬象,堪稱是一部百科全書。”
“我朝在順治初年刊刻發行了二版,甚至被商人們傳到了日本,遠的到了西洋諸國。”
“可是在國內,卻因以農為本,工商為末的風氣而並未受到看重,雖在《古今圖書集成》中有所引用,近百年來卻從沒有再版。”
“百餘年過去了,世上的技藝,世人的見識又比以前進步了不知道多少。”
“現今國家既以工商皆為國本,就不能沒有一部像《天工開物》這樣的書以供世人習學。”
“故而,朕意再編纂《天工開物》的第三版,匡正謬誤,彌補疏漏,再詳細梳理出百餘年來的新技藝新成果,附加到原書上,刊行天下,爾等以為如何?”
“回皇上,”明安圖道:“這本就是學部的份內之事,自讀過《禦駕南巡聖訓》之後,臣等已經數次論及此事。”
“因皇上剛剛返京,原想等過了年再具本上奏,不想皇上已經想到了前頭,實在令臣等汗顏。”
乾隆道:“好,既然咱們君臣不謀而合,那就即刻著手辦去。著明安圖任總編纂,朕的愉貴妃及梅?成任副總編纂,其他人手你們自行安排,編纂場地就設在這學部衙門,可好?”
明安圖聽了心中不禁一驚,都知道愉貴妃的聖寵獨一無二,原料想今天是跟著皇上出來解悶的,誰知她竟然成了副總編纂!
他慌忙道:“皇上,既有愉貴主居中籌劃,臣怎敢忝居在前?臣奏請愉貴主掌總,臣與梅?成從旁輔助。”
乾隆道:“你也不必謙辭,朕這樣安排自有朕的道理。愉貴妃聰慧好學,兩年前朕給了她一本《天工開物》,她閑暇時手不釋卷,如今已經頗有心得。”
“此次她隨駕南巡,偶遇一位英吉利國商人,碰巧他的夫人也是學識淵博,頗有見識,不但教會了愉貴妃一些英吉利語,還一起研習了許多學問。”
“想是會對編纂此書有些裨益,所以朕才讓她出任這個副總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