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我們現有的火藥製造出來那樣的開花彈,絕對不會有那麼大的威力,”伊戈爾接著說:“這種火藥才是那炮彈的可怕之處!”
“那火槍呢?”伊麗沙白的語氣中已經帶出了不快。
“關於那火槍,準噶爾士兵的描述就是它比我們的火槍射程至少遠了幾十沙繩,而且精準度也更高。”
“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種來複槍,隻是還沒有弄清楚它發射的是什麼樣的彈丸……”
(沙繩是沙俄時使用的長度單位,一沙繩約等於2.1376米。)
“好了,我的先生們!”伊麗沙白終於抑製不住心中的火氣。
“我們向中國、向準噶爾派出了那麼多的人,很早就得知了他們兩國要交戰的消息。”
“現在戰爭都快結束了,你們還是隻能告訴我這樣一些模糊的東西!”
“我們的人既然能花大價錢收買清朝那些毫無用處的人,為什麼不能再花上大價錢收買清朝士兵的武器呢?哪怕是一支火槍,幾顆彈丸!”
“除了道聽途說,我們對清軍士兵手中那種明顯占據絕對優勢的武器幾乎是一無所知,你們就積極的建議我出兵占領哈薩克小帳,甚至哈薩克中帳?”
幾位大臣被女皇數落得啞口無言,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片刻後,那位建議出兵駐守在哈薩克小帳和中帳邊界上的大臣說道:“陛下,若是等我們弄清楚了清軍士兵的武器後再采取行動的話,清朝軍隊恐怕已經牢牢的占領了哈薩克三帳的所有土地。”
“那時若再出兵,不僅難度會更大,而且幾乎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慘烈的戰鬥。”
“到時敵人在要塞和工事中防守,而我們的軍隊就要去進攻,正好可以讓清軍把他們武器上的優勢最大的發揮出來。”
“哈薩克小帳和中帳的邊界距離奧爾斯克要塞不是很遠,如果我們現在出兵,在清朝軍隊到來之前就能修築好堅固的要塞。”
“若是真的發生了戰爭,雙方的攻守就發生了轉換。我們的士兵躲在要塞裏或是掩體後麵防禦,就能讓清軍武器上的優勢受到極大的限製。”
“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我們也許會永遠的失去了哈薩克小帳和希瓦汗國那大片的土地。”
“而且從今以後還要時時刻刻提防著清軍對我們近在眼前的威脅,請陛下一定慎重考慮。”
最後這句話說到了伊麗沙白的心坎上,放棄哈薩克小帳和希瓦汗國的土地,對她來說並不是至關重要的。
可是一想到從此以後在奧爾斯克要塞的對麵時刻都駐紮著大批虎視眈眈的清朝軍隊,她就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嚨一樣的難受,連呼吸都變得不順暢了。
權衡再三,她最終下定了決心:“我們向哈薩克小帳出兵!”
“伊戈爾,你馬上派人去迫使阿不勒班畢特向我們宣誓效忠,然後再仔細的商議一下進兵的計劃,報告給我。”
“記住,出兵的根本策略就是防禦固守,選擇最適合的地方修築起堅固無比的堡壘。”
“隻要能牢牢的守住那裏,慢慢的耗盡了乾隆那個貪婪的家夥對這兩片地方的興趣和信心,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