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自盡後的第三天就運去了釜山。”劉國玉直言不諱。
“為何要運去釜山?”
“實不相瞞,乾隆皇帝的禦駕已經在釜山駐蹕了多日。”
“哦,明白了,”一條兼香恍然大悟道:“乾隆皇帝這是禦駕親征,到前沿指揮機宜了,他對日本是誌在必得呀!那你們自然要把德川父子的屍身送去釜山報捷!”
“不送去屍身一樣可以報捷,”劉國玉道:“但日本的政權和兵力都掌握在德川父子手裏,隻有讓皇上信實了德川父子已死,幕府已經垮台,才好製訂下一步的大政。”
“你放心,他們父子的遺骨我們會妥為保存,待你們和他們的家眷到了北京後再行移交。”
“你們可以按照日本的習俗將其火葬,也可以送回本州島上入土為安!”
他的言外之意已經很明白,若是你們不去北京,德川父子的屍身就隻能爛在棺材裏了!
這也是給了一條兼香一個台階,他微紅著臉,硬著頭皮說出了口,隻是語調明顯低了很多:“我奉天皇旨意前來知會你們,若是能應充我們的條件,天皇陛下可以移駕北京。”
“若是不能答應,或攻城、或圍城都隨你們,我們寧願奉著聖駕全體玉碎!”
劉國玉痛快的作了一個請的手勢:“什麼條件?關白大人說來聽聽。”
“首先,你們占了本州全境後,對任何一座天皇及皇室成員、幕府將軍、曆代勳臣的陵墓、所有的寺廟、神社不得有任何損毀,還要允許我們派人守護。”
“天皇陛下若是不去北京,想必你們也放心不下。他可以去,我們這些臣子也可以同去,但天皇必須指定幾個親王連同家眷留在京都!”
“不為別的,就為隨時看護著曆代天皇的陵墓,時常去祭拜。”
“為了他們及家眷的安全起見,要允許他們保留王府衛隊,你們也要提供必要的保護。”
“還有,天皇可以下一道詔書,倡導日本百姓隨著禦駕遷往中國。”
“你們參照當年安置朝鮮百姓的先例給予一些優厚的條件,相信有很多百姓會心甘情願的遷移過去的。”
“但那些有相當的產業,日子過得好些的人必然會安土重遷,若有實在不願遷移的,你們不得使用任何逼迫的手段!”
“而且無論是遷往中國的還是留在這裏的,除非自願,你們都不得強製日本人與中國人通婚。”
“你們還必須保護所有百姓的私財,不管是農戶、地主,還是城裏的商人、工匠,隻要沒有作奸犯科,你們不得以任何理由占有收繳他們的財產。”
“田地、房屋、山林、牧場、魚塘等帶不走的產業及其附屬設施,你們要以合理的價格收購,不得強製買賣。”
“本州這裏,還有九州、四國兩島尚有許多各藩國的武士和士兵,如果天皇能讓他們交出武器,不再與你們為敵,你們不得再傷害他們,要與普通百姓同等對待!”
“還有,就像當年對待朝鮮人那樣,你們不得逼迫日本人剃發易服,我們有權永久保留本民族的發式和衣裝。”
“當年遷移朝鮮百姓時,你們給他們設了一個埋伏、挖了一個陷井,可惜他們沒人能看出來,或是沒人敢提出來,我們可不會再上這個當,必須提前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