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禦前交鋒(1 / 2)

“衡臣老相這是老成謀國之見,”弘晝接口道:“將日本和琉球歸於治下,我國的海疆變得空前廣大。”

“由此可見皇上當初建立兩洋海軍的遠見卓識,此時隻有海戰陸戰都能打得來的海軍才是最實用的。”

“順著衡臣的思路,臣弟想不如幹脆將劉國玉的東洋海軍移駐台灣,同時將琉球群島也劃為他的防區。”

“將來在廣東或是海南再組建一支南洋海軍,這三支海軍的防區正好連成一條線,把大清從南到北的萬裏海疆牢牢的守住了。”

“到那時,他們身後的東海、黃海、日本海,哦不,應該改為東瀛海了,這些就都成了我國的內海,在沿海的地方隻需配備一些海巡力量用以捕盜緝私就可以了。”

“既可保我萬裏海疆固若金湯,又把幾塊好鋼都用在了刀刃上,也算是為朝廷省下了大量的軍費。”

眾人一聽,立時便覺出他的主意比張廷玉的更加完善可行,而且其中還有一個高明之處。

琉球群島像一條線分布在台灣和東瀛之間,行政上屬東瀛省管轄,防務上卻歸台灣的東洋海軍,這樣兩支海軍就可以互相牽製。

不管是眼下還是將來,都能夠有效的防止其尾大不掉、自成一統。

見眾人紛紛點頭附和,乾隆笑道:“正所謂集思廣益、眾智無窮!經張衡臣與和親王這一說,國家的海防大計就見了雛形了!”

“就依你們所言,著何誌遠以北洋海軍提督暫署東瀛總督,防區為千島群島及東瀛諸島。”

“著劉國玉以東洋海軍提督暫署台灣總督,防區為台灣全境及琉球群島,在南洋海軍組建之前協防廣東、廣西以及海南三省,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思忖著皇上的安排,越咂摸越有味道,這樣一來不僅平衡了何、劉二人的關係,而且他們這兩個總督的“暫署”真可謂是高明之至!

如果他們做得合了聖意,那就一直“暫署”下去,君臣相安無事。

萬一有個風吹草動,一道旨意委個正式的總督下去,立時就能不動聲色的製約住兩支海軍的駐防區域以及一應供給,以免對朝廷構成威脅!

眾人心中對乾隆的帝王心術歎服不已,紛紛點頭讚成。

“皇上,”陳世倌道:“琉球群島最西端的先島諸島離著台灣很近,離東瀛各島卻甚遠,治理起來殊為不便,臣想將它劃入台灣更適宜些。”

乾隆略一思忖道:“準了!先島諸島劃歸台灣管轄,衝繩諸島、奄美諸島以北歸東瀛。”

“兩省地界和防區劃分就這樣定下來,李侍堯政務上的事情太多,軍務上不能兼顧了。”

“你們斟酌出幾個北洋海軍總兵的人選奏進來朕看,該員到任後即與李侍堯交接,在何誌遠的節製下繼續辦理東瀛的軍務。”

“還有東瀛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大理院、都察院及各部在省裏分司的官員人選都要抓緊定下來。”

“你們都可以提出人選,各部院也可以薦上來。”

說了這許久的話,在座的多數人都已經傳看過了劉國玉與昭仁簽訂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