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收“羊租”
後勤出動所有在家的幹部,加上從連隊抽來的幾名軍士長,一共十幾個人分乘幾輛大車,浩浩蕩蕩開赴牧場。
草原上,哈薩克族的蒙古包清一色尖頂、圓形,遠遠望去,像是朵朵白色蘑菇點綴其間。蒙古包的最頂端均留有一個比洗臉盆大一些的洞,既可采光也可通風。外人對蒙古包是分不出大小的,隻有他們自己心目中的“大房子”、“小房子”。大房子即父輩和未成年子女居住的蒙古包,而小房子則是指兒子長大成家後,單獨分出去住的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律向東。
哈薩克人對蒙古包情有獨鍾。就和大多數漢族人幾乎一生都在為住房奔波一樣,哈薩克人也幾乎是一生都在為擁有一個像樣的蒙古包而辛勤勞作。他們的財富除了體現在馬牛羊的多少上而外,也就隻是體現在蒙古包上麵了。從外麵看,根本分不出優劣,即使進到蒙古包裏如果不注意打量也還是難以分辯。
好蒙古包的骨架是用均勻的柳樹條燒製而成,並且塗上鐵紅色油漆以後,再刷上一道亮亮的清漆;覆蓋在骨架上的毛氈用羊毛織就,細密而厚實;用羊毛線將粗細一樣的芨芨草編織成草席,沿蒙古包內測圍上一圈,便成了哈薩克人的“牆壁”。好的牆壁細密而光滑,差的則稀疏而粗糙;除此之外,富裕點的蒙古包裏,還有太陽能照明設備以及電視機、VCD等。
有很多哈薩克族人即便當了鄉長、縣長已經搬到城裏居住了,他們也還是不忘擁有一座漂亮的蒙古包。到了夏天,這些縣長、鄉長們便將蒙古包搭建在離城較近的草原上,不住城裏的高檔住房而住到蒙古包裏。
蒙古包內,右邊的一小半是婦女兒童活動的地方,也是做飯的地方,靠邊上一般設有一張小床,供女性老人休息和睡覺。左邊的一大半既是除女性老人外所有人睡覺的地方,也是白天招待客人的地方。蒙古包的中間安放著火爐,煙筒從尖頂上的洞口伸到外麵。取暖和做飯就用從草原上拾來的牛糞或羊糞。
到蒙古包去做客是有一些講究的。如果你是騎馬去的話,隻能將馬拴於蒙古包的後麵,否則主人以為你是去向他挑戰而不是去做客;客人進入蒙古包隻能走左邊,否則就是不尊重主人;還得記住,在蒙古包裏千萬不能放屁,如果有人實在憋不住的話,主人雖不會當場發作,但等客人一走,主人就要將蒙古包重新搬個地方。
隨便到哪個蒙古包內,主人都會熱情地款待你。先是給每人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再在屋子中間放一碗金黃色的酥油,需要多少就自己放。奶茶一般是用磚茶泡的,還放了點鹽。有的人一氣能喝五六碗,如果連喝一個星期的話,保準能看得見發胖。然後主人在客人的麵前鋪一塊白布,白布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油炸果子、“散子”等食品。跟到漢族人家做客,主人一般會倒茶、讓煙一樣,這是哈薩克族的一種禮節。即便是剛吃過飯,主人也還是會給你端來奶茶,在你麵前放上食品。
哈薩克族的女性年輕時大都身材苗條,但從三十歲左右開始就越來越胖,有的婦女的腰圍足有木桶那麼粗!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不無關係。
------------------------------------
參加哈薩克人的婚禮,那又是另一番情趣。
每到哈薩克族嫁女兒、娶媳婦的日子。他們大房子、小房子的人全都聚到了一起。近一點的,在婚禮的當天中午吃飯前趕到,遠一點的,則在頭一天就趕到了。還有遠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中東國家的親戚,這些親戚有的提前一兩個月就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