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遊從之,道阻且長 第十二章 所謂伊人 燈火闌珊(上)
自長歌拜佛回來,已過了幾日。
每日照例到偏院給老夫人上早茶,老夫人雖不再有意刁難,但那神情總讓長歌心覺疏意,卻也無可奈何。鶯兒得閑了就來陪她坐坐,聊些家常,卻也不多做停留,不知是否是聽了老夫人什麼吩咐。
至於那柳珺城,雖相見時禮數有加,但每日依舊睡在書房。長歌隻覺的心裏那偏生的幾分不甘,幾日來愈發明顯,細細想來,自己竟還是有些過不去那香味的坎兒。
“哎~”長歎一聲,隻覺自己這些日子過得多有不暢,有些諸事不順的意味。
“夫人快別歎氣,”鶯兒此時走了進來,手裏提著剛剛沏好的茶,”今日便是中秋,晚上定是熱鬧非常,剛好可出去逛上一逛。”
中秋。
長歌這才想到,今日已是中秋佳節,憶起柳珺城臨近晌午下朝回來時,說的身有公務,不能回來作陪,心裏又是一陣緊。
看出來長歌的心思,鶯兒走近輕聲寬慰道:“夫人也莫多想,這過節之日,怕是有些賊人惡徒也會出來湊個熱鬧,此時大人不看緊些,百姓也不得盡興。”
“可珺郎乃是文官,這等事,又何來看緊?”
“夫人~”鶯兒一聲歎,“大人也是當朝一品,這事務想必也少不得,更何況老夫人那也沒說什麼,夫人還是盡管寬心。”
長歌低頭,心想這理由也算的上得當,何況老夫人都沒說什麼,便也沒再深慮。
見長歌眉頭漸舒,鶯兒趕忙又說:“這京都,最繁華之處,定當是那鴻芸長街,不如趁著今晚去那逛逛?”
“鴻芸長街?那是何處?”
“夫人可能有所不知,”鶯兒細心的解釋著,“這鴻芸二字,乃是取自京都最大的一個茶樓——鴻芸茶樓。想必是那地方太過出名,漸漸整條街的名氣都被這一個茶樓給帶了出來,商販也都趕了去,因此得名。”
“茶樓啊...”長歌無意重複著。說起茶樓,眼前總會浮現出安寧靜謐、品茶吟詩之處,卻怎麼也聯係不上繁華一詞。
想來可能是自己所知不多,便沒再多問,見鶯兒眼裏也很是欣喜,便答應了下來。
按照禮法,待字閨中或是已經出閣的女子婦人,過了二更天就不得外出了,官宦人家的女子,更是要束縛的嚴些。
但這一年中,隻有一天例外,那就是中秋之夜。
每年到這一日,家家戶戶小姐正妻,偏院姨娘,都出了來。本就是佳節之日,這些姑娘們又都鮮見夜景,大街小巷一時望去滿是人頭攢動。
“鶯兒,這裏人好多啊。”胳膊被鶯兒挽著,長歌看著前方的人群,對身邊的人說了一句。
“夫人,這裏還算不得什麼,等會到了鶯兒說過的那街口,才當真是叫熱鬧。”
看的出鶯兒此刻十分高興,畢竟還隻是個小女子,常年跟著主子在府院深宅裏伺候著,見不得幾次這景兒。長歌心裏不由的生出一絲憐惜,隻由著鶯兒拉著,向前走去。
跟著鶯兒一路擠到了說過的街口,心裏不覺的生出一聲暗歎:這長街果然非比尋常。
如果說中秋多賞月,那這眼前的街便是來賞燈賞物賞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