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兒在自己的工作日誌上的排班表裏又加了一處,晚上這裏還得有人守夜,全村的老爺們後生們,輪著來。
小豬和小牛的事兒總算辦妥安置下來,明月兒家前後的豬圈,也空了出來。
她琢磨著,這麼空著也是浪費,不如等著過幾日上鎮上,趕著趕集的時候,看看買點鴨苗啥的,在前後院這裏養起來……
天氣也一日比一日漸冷,明月兒趕在秋末的時候給外祖母和錢兒量了尺寸,進城一趟,給之前訂下的幾塊布料讓老裁縫做了冬衣。
有了先前三不有村的經驗後,無名村這最後一茬的秋稻收獲時候也沒專門請月兒過去指導,自己就能辦妥。
月兒才從鎮上回來便聽說無名村在收稻穀,她前思後想的覺得不妥,還是打算過去瞧瞧。
當初種的時候,無名村集資的錢也不多,加上能種的空地也少,統共就隻種了兩畝地的稻穀。
一天的功夫,這稻米就全都收完了。
“這些不能留在地裏。”明月兒剛到無名村,便瞧見村長媳婦兒正拿著耙子將地裏的那些稻穀杆兒往四處扒拉。
看樣子村長媳婦是打算利用這稻穀梗當廢料,養地用的。
一聽月兒的話,村長媳婦兒忙轉過身來,一臉詫異的看著她,疑惑問道:“為啥?像之前我們種的花生,摘了之後就給地稍微一翻就成了。這稻穀杆兒不能留地裏麼?”
“稻穀的根和杆兒容易導致地質土壤難以吸收水分,來年影響長勢,杆兒要收起,地裏也得多翻幾次。”明月兒邊說著邊給村長媳婦兒做著示範。
大家夥兒都聽的一愣一愣的,長這麼大,還是頭回聽說莊稼的根留在地裏,容易影響第二年收成的。
杜村長一頭霧水的撓了撓頭,看著月兒對其問道:“月兒,這稻穀難道和旁的莊稼有啥不一樣的麼?”
“杜村長,為什麼有的草屋頂上用的稻穀杆兒?”明月兒說著指了指正前方不遠處的一個小茅草屋,對杜村長問道。
這一句話倒是點醒了杜村長等人。
稻穀杆兒能隔水,那根兒自然也是一樣,在土地裏紮了根兒,若要是翻地翻的不勤快,來年肯定是要影響澆灌。
地不澆透了,這稻穀,自然是長勢不好!
大家夥兒瞬間茅塞頓開!
“月兒,你別走了,今晚上我讓你嬸子燒湯,直接在我們家裏吃一口!”杜村長幫大家夥兒搭把手將地裏的稻穀裝袋,一邊對明月兒囑咐道。
聽後,明月兒連連搖頭,並義正言辭的拒絕道:“元卜還在等我回家吃飯。”
無名村的村民也都不是那種不識好歹的人,大家都對明月兒感激不盡。
正當明月兒這才收工,打算回家時,杜柳氏和村長媳婦兒倆人大包小包的在後麵緊跟不舍,嘴裏嚷嚷著:“月兒,等我們一下,等等!”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17322647/116730731.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